李衍蒨:肢解 —— 從「蛻繭」到無頭女屍(上)

A+A-
電影「13 號星期五」(1980)劇照。

於本年 9 月中,我受邀請參加了一套名為「蛻繭(Metamorphosis)」 的短片首映。片長 15 分鐘,卻很仔細地交代了無從預計的人性黑暗面。片中的女主角拿著刀,把兩個人肢解成肉餅,當中的心理因素及狀態,正正就是研究肢解這種屍體處理方式及殺害方法最重要的一環。

肢解(Dismemberment)一般都被認為比他殺(Homicide)更為殘暴,這一詞已經撇除了任何意外構成死亡的可能性。從文獻及學術角度來說,肢解可以約分為 4 個類別,以行動動機及目的來區分。當中以「防禦性殘害(Defensive mutilation)」這個類別為最常見。這裡的「防禦性(Defensive )」意指兇手因為想防止被追捕而作出將屍體斬件的行為,以隱藏屍體及方便運送。如果因為一時衝動及激進而移除及殘害屍體上任何部分,則視作為「進攻殘害(Offensive mutilation)」。而「侵略性殘害(Aggressive mutilation)」則泛指以肢解為其中的殺害手法。最後的一種,就是會把屍體的某部位割下來收藏以達至自己的性快感,此稱之為 Necromaniac Mutilation。

無論是哪一種肢解方式,所用的兇器都是以利器為主(即各類型的鋸及刀)。這些利器都會於切割或分開骨頭時留下特定的印記及痕跡。因此,只要細心分析留下的痕跡,就可以大約知道兇手到底使用哪一款利器,從而收窄調查範圍。除了所使用的工具外,從切口更可以大約了解切割的方向。另外,在做任何的痕跡分析時,都必須細心留意有沒有試切創傷(Hesitation mark,又或被稱為 False start)。這標示了兇徒的心理狀態,例如:有否手起刀落?有否曾經猶豫?一般的試切傷口跟真正肢解時的落刀點很不一樣,相對比較淺,而且傷口長短亦不一。如果屍體缺乏這些傷口,兇手有機會是熟手慣犯,又或者可以令執法人員知道兇手到底是否處心積慮犯罪。

死後肢解(Postmortem dismemberment)一般的用意都只有一個:隱藏屍體,及隱藏犯罪證據。本年 8 月下旬於丹麥發現的無頭、無四肢的女屍,死者後來被證實是瑞典女記者 Kim Wall,曾為「南華早報」等英文報章工作。死者於失蹤前正在追蹤採訪 46 歲的丹麥發明家馬德森(Peter Madsen),調查有關其自行研發潛水艇和眾籌的故事。其後,警方相繼於馬德森的工作室內找到存有女性受虐、肢解甚至遭活生生斬頭片段的硬碟機,亦於附近水域找回 Wall 的頭部及其他殘骸。雖然疑犯盡力隱藏,但卻天網恢恢。

下一回,我們就從這件兇殺案作為切入點,深入探討辨識肢解的方法及其他案例。

參考資料

電影「脫繭」海報。

1. BBC News. 2017, August 23. Kim Wall: Headless body identified as missing journalist

2. BBC News. 2017, October 07. Journalist Kim Wall’s head found in sea near Copenhagen

3. O’Neill, M. 2017, October 13. Did Kim Wall’s accused murderer first kill at 15

4. Porta, D. et al. 2015. Dismemberment and disarticulation: A forensic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Forensic and Legal Medicine, 38(2016) 50-57.

5. 夏漪林「蛻繭(Metamorphosis)」(2016).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