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風雲過,「紅衫仔」卸甲榮休

A+A-
見證港股升跌的「紅衫仔」已完成歷史任務。 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的「大時代」終於來到曲終人散的時候。擁有 32 年歷史的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交易大堂,鑑於實際成交量太低,在今年 10 月之後就會正式停用,隨後改建成舉行金融活動和展覽的場館。而象徵著香港股市,俗稱「紅衫仔」的出市員亦會卸甲告退。這些縱橫股海多年的紅色小背心,將會成為圖片庫和經典電視劇的回憶。

笑看風雲過,交易大堂曾經是香港金融業的黃金大舞台。在 1986 年,香港 4 大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宣佈合併,成立香港聯合交易所,即港交所的前身。其時,交易大堂面積達 4.5 萬平方尺,各大小券商派出的出市員就超過 1,500 人,並先後見證了 87 股災、金融風暴、SARS 和雷曼破產等重大事件。

但隨著時代改變,股票交易已走向全面電子化,交易大堂在 1993 年引入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像電視劇「大時代」互比手勢和大聲叫價(Ring Dealing)的畫面已不復見。1996 年更新至第二代交易系統,券商在場外亦能透過終端機進行股票買賣,因此出市員都不需要披甲「落場」,可以搬回辦公室獨立工作。由於交易大堂的使用率偏低,在 2005 年就曾作改建,將面積大大縮小 3 分之 2,將最多 906 張交易檯變成只有 294 張。近 10 年來,「交易現場」名存實亡,多數只是新股上市時讓主席打鑼切燒豬,對於股票市場的實際作用銳減,在最後的日子裡,只有 60 家券商願意租用交易檯,每日平均也只有 30 位出市員在場內走動,按 2014 年港交所紀錄,交易大堂僅佔港股全日成交量的 0.2%。

隨著股票交易電子化,港交所交易大堂只是象徵性的存在。 圖片來源:路透社

隨著港交所交易大堂的淡出,全球十大股票市場當中,其實只剩下 1792 年誕生的紐交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堂仍然運作。儘管場內交易量微乎其微,但紐交所貴為全球金融中心 —— 坐鎮華爾街的象徵,還是全世界財經媒體的焦點,仍然保留了敲鐘和跨年慶祝等傳統儀式。

同樣地,香港交易大堂的象徵意義亦大於實際用途,尤其對於香港這個亞洲金融中心的發展歷史,也極具代表性。早在 1891 年成立的「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是領先全中華地區的第一個股票交易市場。當時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不多,普遍都是英資企業,負責股票買賣的協會會員,亦一般都是外國人,而協會的舊址中環雪廠街就被稱為香港的華爾街、大鱷街。同年,在中國其實亦有上海外商組成上海股份公所,但他們並沒有固定的交易場地,要到 1905 年才定名為上海眾業公所,即是舊中國的第一家股票交易所。

作為券商代表的「紅衫仔」,普遍都不想充滿歷史價值的交易大堂熄燈告終,不過,港交所發言人表示,交易大堂並不會消失,而是重新改裝成多用途金融地標,包括新股上市敲鑼儀式、各種財金會議和展覽,都會在新場館進行。其實,交易大堂停用對股市交易幾乎沒影響,但畢竟打滾多年,「紅衫仔」亦難得有講心不講金的時候。

真正因香港交易大堂關門而感到頭痛的,或是財經界傳媒和政府官員。過去每當有內地高官或外交使節訪港,港交所都是指定遊覽勝地,一般亦會讓他們披上「紅衫仔」拍照留念。此景往後不再,負責接待的官員要另覓行程,也同時苦了不少傳媒人 —— 因為報章雜誌的財經版,都將不會再見到這些「紅衫仔」的喜怒哀樂。

過去無論是香港的「紅衫仔」還是紐交所的「藍衫人」(Mr. NYSE),都經常被編輯選用,以代表股票這種虛擬之物。但此後要報道港股大事,要找「配相」有難度了 —— 例如現在這一篇文。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更引起過一場另類的股壇罵戰。幾年前,外國財經雜誌 MarketWatch 的主編 Jeremy Olshan 特意撰文,奉勸各方傳媒別再借用出市員的大頭照作為股票市場的圖片說明,而該雜誌亦不會再用。「請問華爾術 11 號(即紐交所)實際上進行了多少買賣?」他認為,那些表情多多穿著藍色外套的出市員,只是一些方便大家形容股市的人肉 Emoji,而他們幾乎沒有進行實際股票買賣。使用他們的照片,其實就是誤導讀者,產生一個交易大堂仍然像上個世紀交投熾熱的假象。

當然,這番言論引來 Peter Tuchman 的強烈不滿。不是人人知道誰是 Peter Tuchman,但稍留意國際財經,都一定見過他。Peter Tuchman 是紐交所最著名的「藍衫人」,過去近 30 年來,因有著酷似愛因斯坦的髮型,他經常被攝影師拍下趣怪表情,登報率可能高過荷里活男明星。這位「藍衫人」的代表撰文還擊 Jeremy Olshan,指紐交所的出市員並非「財經演員」或傳媒的御用花瓶,而是專業地進行著真正的股票交易。

  • 圖片來源:路透社

但無論 Peter Tuchman 在交易現場的成交量有多少,或承認與否,他早就是演繹美股升跌的「最佳男主角」。就像過去 30 年的港股「最佳男主角」不作他選,有誰能夠比鄭少秋這位「紅衫仔」更有代表性?他甚至只是一個演員而不是掛牌出市員。

這個問題,Jeremy Olshan 都坦言解決不到,有哪些東西可以取代出市員,描繪真正發生在股票市場的事件?

答案可能是沒有。就算沒有交易大堂和「紅衫仔」,當港股大跌,大家還是會穿越回 1992 年「大時代」的那種臨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