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來自天堂的萬靈藥

A+A-

西餐餐桌上,必有餐具、鹽和胡椒。歐洲人從何時開始,食飯無胡椒不歡呢?胡椒對歐洲人來說,一直都是外國貨,到了中世紀時興起,貴族以胡椒作香料,而平民則將胡椒當金銀錢幣用,因為它實在非常貴。

胡椒源於古印度。古羅馬人視胡椒為萬靈藥,止痛食胡椒,遭毒蛇咬食胡椒,傷風咳嗽發燒食胡椒。當時的著名希臘醫學家迪奧科里斯(Dioscorides)曾說,胡椒的美德在於令人體發熱、產生水分,令人決心驅除視野中的黑暗物。迪奧科里斯這番名言和種種胡椒藥方,在歐洲民間一直流傳到中世紀。

在歐洲中世紀,胡椒不止是藥,是神物也是寶物。食胡椒的益處,除有迪奧科里斯所說之外,還有人謂食胡椒對腦部有益,能治頭痛病、因痲瘋病而受損的皮膚,也能治腫瘤病。胡椒也可代替金銀作交易買賣,15 世紀許多勞工的薪水就是粒粒胡椒。如此寶物,令當時歐洲人蠢蠢欲動,建大船闖出歐洲,想將這些寶物的生長地據為己有。據說哥倫布於 1492 年出航時,也帶了胡椒果實同行,以備萬一看到相似的植物,即以手中胡椒作辨認。

葡萄牙探險家達嘉馬是最早航行到印度的歐洲人,1498 年抵達科澤科德(Calicut)後,主要從事胡椒和桂皮貿易。 圖片來源:The dawn of American history in Europe/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中世紀歐洲社會生活萬物萬象,都是以聖經的論述作解釋。以前鮮少歐洲人能往外地遠遊,外國貨也是在港口向阿拉伯人交易買得。印度、阿拉伯、中國此等東方地域,在當時歐洲人眼中,神秘如天堂,而種種東方香料又昂貴如金銀,難怪歐洲人將胡椒、丁香、肉桂、荳蔻、番紅花之類外國香料看作天國神物。而這些香料交織出來的味道,就必然是天堂的味道了。情人以東方香料作定情信物,貴族宴客時以香料炫耀財富,人人都藉異國香料沾天堂的光。若然主人給客人面子,就會請他們吃很多胡椒,客人吃晚飯時,如果發覺菜肉味道嗆辣,就知道這戶人家非常看得起自己了。

至於在歐洲人眼中的東方華夏王朝,胡椒在唐代已經廣為人知。當時文獻記載甚詳,說胡椒出自古印度的摩伽陀國(即「大唐西域記」謂摩揭陀國,國名譯自梵文:Magadha),記載得比歐洲文獻得更精準。摩伽陀國於西元 4 至 5 世紀時(即晉朝時期左右)非常繁榮,當地商人常與中國商人做交易買賣,到唐朝時,太宗皇帝也曾派人出使這個國家。兩地貿易,直至明朝也不曾停止。胡椒雖然有「胡」字,經貿易入中原已有千年了。

在華人社會,胡椒最終沒有如歐洲社會般,由香料化成寶物神物。由唐朝到明朝多年來,或為零食或為藥。李時珍在他的名著「本草綱目」中,自己曾經年少無知,食胡椒當零食,雙目常常有病,後來得知胡椒火氣太盛,為「至陽之物」,「遂痛絕之」,雙眼從此不再病了。

今日世界各地,幾乎無人不識胡椒。現代都市人多數也食過胡椒,體質如李時珍般的人,似乎只有極少數。而今胡椒亦已不再昂貴,人不能藉胡椒粒炫耀財富了,卻有人以胡椒粉作弄人,令人噴嚏不止。

參考資料

  • Shaffer, Marjorie, Pepper: a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spi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13.
  • Schivelbusch, Wolfgang, Tastes of Paradise, New York: Random House USA Inc. 1993.
  • 「新譯大唐西域記」,陳飛、凡評注釋,黃俊郎校閱,臺北市:三民,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