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話」有用嗎?

A+A-
有科學家認為,「BB 話」不僅有助嬰兒學集語言,亦能讓父母與子女建立正面的情感關係。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少人看到嬰兒時也不自覺對他們講「BB 話」,大人說話有語言之分,「BB 話」又會否受不同國家的語言影響?

不同文化影響父母與嬰兒的溝通方式

去年一項發表於期刊 PLOS One 的研究,以 19 名黎巴嫩母親及 19 名美國母親為對象,分析她們與嬰兒的說話模式,發現黎巴嫩母親比美國母親更常說「嬰兒導向式語言」(Infant-directed speech),傾向與嬰兒溝通時提高音調,語氣較誇張,語速亦較快。學者表示,此研究是首個定量分析「BB 話」裡的語言差異,但研究結果受錄音地點不同影響,未必完全準確。

今年 2 月,另一項發表於期刊 Child Development 的研究亦顯示,不同國籍的父母與嬰兒的溝通方式有所不同。學者分析了 30 對父子或父女的溝通方式,結果顯示,北美洲的父親與嬰兒說話時語速較慢,而瓦努阿圖的父親不會故意減慢語速,在音調上的變換頻率卻較高。

不過,研究作者之一,加州大學的認知科學家 Greg Bryant 指出,研究樣本較少,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唯他補充:「用宏觀的角度去看,研究顯示了父母或會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與嬰兒交流,但同樣能達到溝通的目的。父母經常在與年幼的子女交談時改變語調,但他們改變語調的模式,會因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改變。」

從講「BB 話」起學習母語

父母與嬰兒的說話模式,會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而隨著嬰兒成長,他們講「BB 話」時也會漸有變化,從中滲透著母語的語言模式。

華盛頓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助理教授 Mark VanDam 指:「嬰兒會根據母語的聲韻說話,以英語為例,英文沒有以『tl』音為首的字詞,故以英語為母語的嬰兒的『BB 話』不會有『tlick』之類的發音;但西班牙文中有以『tl』音為首的字詞,所以西班牙嬰兒的『BB 話』不時會有『tl』音的出現。」

今年 11 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指出,嬰兒大約於出生後 6 個月便開始能夠理解字詞。Bryant 指,當嬰兒開始理解字詞時,父母便會著重於母音(vowel)的運用,例如發音時特別強調母音,以促進嬰兒學習母音的進度。有些人亦認為,「嬰兒導向式語言」中誇張的說話方式,有助嬰兒學習如何分析語法,但 Bryant 認為這個想法仍有所爭議。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助理 Elise Piazza 指,我們說話時誇張、重複、高音等不同語調,對嬰兒的語言學習或有益。她解釋:「以往的實驗證明,嬰兒能把句子分成一個個單字,並學習新的字詞,而『嬰兒導向式語言』亦比成人口語更能促進嬰兒的語言學習能力,並吸引嬰兒的注意。」她補充:「成年人大多會主動接觸嬰兒,而嬰兒對兒向語中誇張的說話方式,亦有較大的反應。」

「BB 話」令父母與子女更親密

有科學家認為,「BB 話」不僅有助嬰兒學習語言,亦能讓父母與子女建立正面的情感關係。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 Linda Polka 的研究指出,嬰兒較喜歡高音的「嬰兒導向式語言」,和運用「嬰兒導向」語調的歌聲。當成人講「BB 話」時,他們的聲音像是來自一個很小的聲道,令他們聽起來像小孩一樣。Polka 補充:「我們的研究顯示,嬰兒喜歡聽體型較小的人講『BB 話』,但當中的原因到底是嬰兒較喜歡身形細小的人,或是嬰兒意識到自己的體型大小?到目前為止,原因仍然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