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如何令你對垃圾食物上癮?

A+A-

任職大型「垃圾食物」(Junk food)公司營銷高層多年的 Daniel Parker 最近披露,一些大型品牌會使用甚麼手法來誘導消費者,令他們對垃圾食物(或者零食)上癮。

根據估計,3 分之 2 的成年人以及 4 分之 1 的幼兒(2 至 10 歲)過重或癡肥。和癡肥有關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臟病和乙型糖尿病,十分普遍,加劇政府醫療負擔。

到底大家平時放入口的是些甚麼?Daniel 自己 4 年前診斷患有乙型糖尿病,現在他已經離開廣告界,自立一家慈善機構 Living Loud UK,主要是幫助其他食物和健康組織研究推行政策,減少並防止兒童癡肥。

他最關注的是垃圾食物對兒童的影響。雖然目前青少年接觸到垃圾食物廣告的時間地點受到一定限制,但他認為太不足夠。因為垃圾食物公司的廣告手法非常精細,目標是強調進食及安慰食物的重要性,將他們的產品與日常感情聯繫到一起,並且將與日俱增的吃零食的習慣,和不斷增進的食量說成是正常。

Daniel 說,消費者受到了大商家的無形擺布,在購買零食時很難做出理智的決定。食物營銷的目的就是刺激渴求,如果消費者處於有情緒的狀態,感性的慾望就會戰勝理性的判斷,他們就會更容易被建議所左右,想要買東西的衝動更為強烈。因此垃圾食物公司會花許多時間和資源,想方設法令他們的產品和消費者的某種情緒、經驗或者生活的某個時刻掛鉤。

有的是針對壓力、空虛、疲憊,尋求安慰和獎賞等心理狀態,有的是針對慶祝和快樂等聯誼活動。如果你想要找聯想到女性友情的零食,自然是麥提莎,最近他家的廣告就是一群面貌「多元」的女性歡聚一堂,讓消費者將麥提莎和歡樂、友誼聯繫在一起。如果你感到壓力爆棚,那麼每次經過報紙檔或者便利店,也會發現 Snickers 朱古力棒總是放在最當眼的位置,近年 Snickers 廣告居然請來老明星 Joan Collins 一反雍容華貴的常態,在一家健身房的更衣室裡,也一邊拿出 Snickers 一邊說:”You’re not you when you’re hungry.”

正餐之間吃零食的習慣,完全是廣告商發明出來的產物。耶魯大學研究顯示,7 到 11 歲的兒童,如果看卡通的時候接觸到零食廣告,比沒有接觸零食廣告的兒童,要多吃 45% 的零食。

吉百利早在 70 年代便使用這種廣告手法,令消費者相信零食是每天可以、而且應該享受的權利。Mars 也教育消費者吃一條朱古力棒極速補充糖分,有助於大家在工作、運動時表現得更好 —— 這條方程式直到現在也十分好用,譬如 Red Bull 的廣告詞「Red Bull 送你一對翼」(Red Bull gives you wings)也是如出一轍。

但令他光火的是近期的一些廣告:Asda 的聖誕廣告表現「超級媽咪」在準備聖誕大餐,但辛勤的媽咪也需要一大盒朱古力餅乾放鬆。Galaxy 用 CG 技術再現柯德莉夏萍,讓她選擇坐在車後座,靜靜地一個人享用一大塊家庭裝的朱古力。Daniel 質疑,家庭裝分量至少 100g,而包裝紙上顯示,一個人不應該吃多過 30g。Walkers 的一則薯片廣告也如法泡製:身為父親的男人拒絕和孩子們一起分享薯片,但這些食物分量都超大。

此一策略效應十分顯著:2016 年單人分量的朱古力棒銷量下降了 5.2%(約 1.3 億鎊),而家庭裝上升了 7.6%(約 4.2 億鎊)。當然,增加利潤的另一個常見的做法是保持售價不變,但產品分量偷偷減料。

每天上班途中都要買一杯咖啡,還是每個周末都必須帶小孩去吃「開心樂園餐」?這些消費習慣也都是廣告精心策劃的結果。麥當勞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發行商,每年隨開心樂園餐發行 15 億個玩具,而且發行玩具系列,集齊整個系列是一種十分有效的促銷手段,以及潛移默化令兒童將開心樂園餐和周末習慣畫上等號。

同樣,超市也有一套針對家庭主婦的心理策略:家庭主婦最普遍的感受是「自己的付出不受重視」,最想要的是一步到位、一舉多得,因此貨物的包裝堪稱至關重要。譬如麥片,一定是色彩明亮,以小孩的口味為主,包裝盒上必定有非常注目的維他命 D,富含纖維,全麥燕麥等字眼,雖然實際成分絕不是這麼回事,只要令顧客感覺健康、全天然、有營養,而這種古老手法屢試不爽。而這些食物的生產商往往又是大型運動比賽,譬如奧運會、世界杯等的贊助商,也十分有效地令兒童從小將零食、甚至垃圾食物,和運動、有型、健康的概念聯繫在一起,產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