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派名片?

A+A-

在交際場合,與新相識的人交換名片(又稱「卡片」),是平常事。

交換名片之俗,自漢朝已有,當時紙未通行,貴族士大夫以竹簡或木簡作「名片」。漢朝時的「名片」有兩種,一種是,另一種是刺。謁是臨訪前所寫,據漢墓文物所見,有些謁正面背面都有書寫,包括了訪客稱謂、姓名、主人家稱謂等,用字會隨主客的輩份而不同。而刺則多似現代名片,只在竹簡中央,一行而下。

謁因場合與輩份不同而「度身訂做」,而刺則早已寫好十數塊,猶如宣傳單張般派出去,使自己的名號能留在各人家中。只要彼此留有對方的名刺,就算是相識的人了。

東吳將領朱然的墓中,就出土 14 塊木刺及 3 塊木謁,證明了墓穴主人的身份。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後來簡變為紙,刺與謁變成刺、名紙、門狀。刺簡便,以手寫速成,平輩交往時多用。名紙與門狀,則略為隆重,紙箋質地大小、內文用詞與格式也有講究。在唐宋繁華興盛時,富貴人家多,以貴價紙箋所作的名紙門狀,自然多見。不過後來,名紙名狀開始「縮水」,例如宋末詞人周密曾經說,本來大門狀用全紙,小門狀用半紙,後來禮數愈見淺薄,現在(宋末元初)這些名刺名狀,全都比手掌小。

到了明代,名刺門狀之俗又再次復興,稱為拜帖,用紙質地、大小尺寸比以前更講究,有全柬和單帖,有封套或無封套之分,一切按主客輩份而定,名副其實是繁文縟節。但正因此禮數要顧慮的事太多,能顧得起此等規矩的人非富則貴,此等人家,就以極名貴的紙箋綾帛做名刺拜帖,甚至有人將自己的姓名刻在純黃金片上作名刺。拜帖內文只是短短兩三句,紙本來不必大,三摺即可,但富貴人家卻以很長的紙來寫拜帖,摺七八層,又因字要小才有貴氣,所以那麼大的一張紙,卻只寫幾個小草字。

歐美的名片,不如漢人的名刺久遠,據聞源自 17 世紀的貿易卡片(trade card)。這些名片就如今日的廣告傳單般,畫有公司產品和聯絡地址。而紳士淑女拜訪人家時,則有拜訪卡(visiting card),這種卡,亦如漢代的謁一樣,場合不同,內文就略有不同。禮儀專家 Emily Post 曾寫過歐美士紳派卡收卡的禮儀,此等規矩與古代中國的手刺名狀禮儀相似。

電腦印刷技術發達的今天,世界各大城市人的名片,彷彿都化成了同一副模樣。當然,還是有人發揮創意,以新物料例如透明塑膠片、夜光墨水等製作名片。但多數名片只有冷冰冰的電腦印刷字體,舊時名刺上的手寫字變得極罕見了。

名片從古到今都是貴族士紳的交際信物,故名片的內文必然是文縐縐的。在坊間傳聞中,Facebook 老闆朱克伯格曾印過些粗言名片,此種名片,真可謂是千年難得一見。

參考書目

  1. 周密著「癸辛雜識」,吳企明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
  2. 揚之水著「宋代花瓶」,香港:中和,201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