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小說」:如果歷史有如果

A+A-
如果希特拉成功帶領納粹於二戰勝出? 電影「希特拉回來了」劇照。

如果日軍沒有發動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會否改變?如果希特拉帶領納粹德國勝出大戰,今日的世界又會否截然不同?這些對歷史種種「如果」的幻想,成為了不少小說家的創作靈感;而那些推翻歷史,重構平行時空的作品,被稱為「架空歷史小說(Alternate History novels)」。雖然人類的想像力一直澎湃洶湧,但原來「架空歷史小說」在 1960 年代才逐漸在西方興起,至 1990 年代後產量達至高峰。為何如此?

何謂「架空歷史小說」?其定義範疇眾說紛紜,卻萬變不離其宗 —— 即使歷史事實擺放眼前,小說仍要重新想像,設計一個重大歷史時刻,改變後來的發展。文學學者 Elisabeth Wesseling ,這類小說持一種獨特而帶有悲劇色彩的歷史觀點:任何歷史情境都只是眾多可能性中恰好實現的一種,歷史進程是許多選擇與機會的浪費與丟棄,而人的抉擇隨時可以干預歷史發展。

據美國文學評論家 Catherine Gallagher 的學術統計,宏觀西方文學發展,上文描述的這種「架空歷史小說」,在 1960 年代前,只有 20 部。可是,是自 1960 年代起,單計以英文寫作的「架空歷史小說」,就有 300 本,過半更是在 1990 年代發表。

就如科幻小說的興起反映了人類對科技發展進程的思慮,「架空歷史小說」的興起也是對時代的回應,時代愈是激盪,人愈會思考歷史發展的陰差陽錯,愈想在文學世界中想像歷史的另一種可能。

「史密森尼雜誌」撰稿人 Lorraine Boissoneault 指出,「架空歷史小說」的原點始於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後。這兩場使西歐改頭換面的事件,使人類對歷史產生不同的看法,以為歷史沒有理性可捉摸的發展模式,而是由一系列複雜因素所生成,其中人力佔的分量並不少。由此,人類開始有改變歷史的自信,甚至思考個人決定對歷史能造成多大影響。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架空歷史小說」、法國作家 Louis Geoffroy 的小說「拿破崙與征服世界,1812 – 1832(Napoleon and the Conquest of the World, 1812 – 1832)」就是在這兩宗事件後所寫。在書中,Geoffroy 想像,如果拿破崙當初不下決定撤軍,而是直攻俄羅斯的話,後來則可建立覆蓋全球的龐大帝國。

如果拿破崙沒有做決定……? 圖片來源:Adolphe Yvon,Marshal Ney at Retreat in Russia/Wikimedia Commons

Lorraine Boissoneault 續稱,若果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征途叫人考慮歷史的必然與偶然,那第二次世界大戰 —— 尤其是期間發生猶太人大屠殺 —— 的可怕經驗更迫使人想像,要怎樣才能避免悲劇發生。如此,大戰後人們的想像不只停留於扭轉戰爭結果,更延伸到人在過去應作怎樣的道德實踐才算正確。於是,「阻止猶太人大屠殺的世界」和「阿茲特克人擊退征服者」等「架空歷史小說」陸續推出,作者在小說中重新創造一個人類克服邪惡、實現善美的世界。

1960 年代後,舊日西方專制政體崩潰已為既定事實,民主運動從西方廣播,再度激發人類對歷史的質問,這些質問和思考自然滲透進文學世界中,持續推動更多「架空歷史小說」的出品。 加上,西方各國在這段時期積極糾正歷史錯誤,德國願意就大屠殺向受害者及以色列道歉賠償、南非向種族隔離的受害者賠款Catherine Gallagher 認為,「架空歷史小說」的蓬勃發展契合這些努力,因為他們證明了,在不公行為與政策外並非別無他選的唯一歷史可能;只有他選存在,歷史真實才不會只能評為「令人遺憾的」(regrettable),更可評為「應當譴責的」(culpable)。

無論作品是想表達對歷史機會的錯失,又或慶幸世界沒有墮入黑暗,「架空歷史小說」引人入勝之處,總是讓讀者在歷史的真實之外,見到世界的另一種可能。也許只有抱著如「架空歷史小說」所持對現實發展的開放態度,而非持著宿命論看過去、現在與未來,世界才有機會在萬千種可能中,步向較好的一種「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