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町工廠黃昏:東京的後工業化

A+A-
劇集「下町火箭」劇照。

對比明治大正工業高速發展的年代,現今關東地區尤其東京的製造業已經嚴重衰落。曾經令昭和日本引以自傲的下町工廠,雖然未至於絕種,但數量無疑逐年遞減。這與工廠本身的技術能力無直接關係,而是與日本高經濟成長期往後的產業結構、乃至外圍的經濟環境相關。

明治初年,國家現代化帶動工業發展,東京周邊出現無數工廠。人口增加與都市發展使邊界往外擴張,原來位於城市外圍的工場都被包圍在東京都內。關東大地震之際,東京受災嚴重,工場也遭受打擊,總數減少了 3 分之 1。直到昭和初期關東的製造業漸漸回復,昭和 10 年回復到震災前的水平。原因之一是帝國政府擴充軍備,軍需品有關的製造業急劇成長,帶動關東一帶的小型工業。

東京的工業主要集中於城東地區,如荒川、向島、葛飾、足立、江戶川;以及城南地區,目黑川一帶,包括大田區的大森、蒲田等地。當時關東的製造業相當多元化,由一般的皮革製衣、塑膠、金屬加工,到技術需求較高的汽車、電子機械、兵器都有。而向島、本所等的城東地區工廠,多是震災後流入的小型工場,主力生產生活消耗類製品,如衣服、紙品、玩具洋傘等,這種傾向一直維持到戰後。

東京工業最輝煌的時間是戰後 1950 年代,由韓戰的特殊需求帶動,日本整體經濟、乃至城東工業區也進入成長期。但 60 年代,日本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產業結構亦出現轉變。尤其都心地區業務轉移到金融服務業。一雞死一雞鳴,大工場逐漸遷出東京都心區域。及後日元上漲,以生產金屬玩具、煙具等為中心的輕工業也大受打擊,城東工業以此為轉移點,數量開始遞減。

商業物流全球化,製造業外判至其他國家,加上 80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不少企業為提升生產成本效率,許多低技術要求的生產工序都搬到中國及東南亞。於是東京小型工廠的衰落,與本身技術高低沒有太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在追求「快捷、物美、便宜」—— 這種貌似自我矛盾的現化生產消費哲學上,敗給大型工廠的生產效率。

故事說到這裡,大家也預想到人口老化以及職業分佈的轉變,對東京都心的後工業化快馬加鞭。人口總數下降,勞動者老化,工廠規模加倍縮小。日本社會學者園部雅久在 80 年代於城東本所、向島一帶進行統計調查,探討人口移動、空間轉變的社會經濟背景。工場經營模式中,37.8% 為僅靠夫婦兩人;12.5% 僱用一兩名員工;20.5% 為夫婦兩人外加一兩名員工。當中 79% 的小型工場無僱用員工,即家庭經營。

家庭經營的蚊型下町工廠,為節省成本,多是前舖後居。自己生意自己做,勤力換取金錢,努力多一小時就多賺一小時的錢。養活這些工廠的多是來自都內的委託,短時間下直接下訂取貨。上述的全球化經濟下,企業為節省成本而外判生產線,加上新世代高學歷化、白領化,不願意接手工廠,沒有新的加入,舊的慢慢流失,家庭經營的下町工廠免不了進入黃昏。

東京地區的工業興衰,側面影射出日本產業轉變,乃至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動。下町工廠的神話面對全球化經濟的高牆,結局不一定如阿部寛主演的電視劇「下町火箭」般浪漫。大衛對戰巨人的故事,另一個結局可能是大衛到勞工處填表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