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園欺凌史

A+A-
欺凌行為有時會變相讓學生之間產生團體感的感覺;日劇「流星花園~Next Season~」劇照。

有香港中學男生被同學剝褲凌辱,數名男生在旁嬉笑,校方指這並非欺凌,只是同學玩得過火。但有該校的學生指,該校的欺凌情況普遍,屢次投訴不果後因而轉校了事。日本的校園欺凌問題嚴重,未成年者的自殺案中,其中 3 成的原因是源自學校問題。校園欺凌除了直接毆打、還有集體無視、強迫盜竊、強迫在女同學面前自瀆,曾有將受害者迫到自殺的案例,更有部分事件是加害者親手把受害者殺死。

追溯日本國內的欺凌事件社會歷史,起點可以劃在 1980 年代,在此以前無論學校和社會都無法理解、或者未能辨識到「欺凌」實為社會問題。意思不是 80 年代前不存在「欺凌」,而是在這以前發生的「欺凌」都在校園暴力的背景下作解釋,被視為學生之間的人際問題。

日文中的「欺凌」是「いじめ」,是「いじる」的變體。而「いじる」的原意是解作玩耍、或者玩弄,本無欺凌之義。作為「欺凌」概念的「いじめ」在 80 年代開始才出現,並劃分為社會問題。「いじめ」這個單詞在 1984 年首次收錄於「現代語基礎知識」中;NHK 在 1980 年代前期的電視節目「母親的學習室(おかあさんの勉強室)」中,開始提及校園欺凌的現象;日本政府初次正式發表有關校園欺凌的報告,是 1985 年 3 月文部省的統計;同年發表的還有法務省委員會的討論、警察廳發表的調查;另外警視廳開設新的負責單位。2013 年設立的「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いじめ防止対策推進法)」中,「欺凌」被視為需要警察介入的「犯罪事件」。

校園內的欺凌令學生飽受壓力;日劇「3 年 A 班 -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劇照。

社會學學者北澤毅在「『欺凌自殺』的社會學」中說,有賴 80 年代開始媒體的反覆報道、官方組織的態度轉變、以及社會的議論,才能夠正確地將「欺凌」理解成社會問題。最重要是認識「欺凌」與「自殺」的因果關係,宏觀地捕捉「欺凌」是造成學童自殺的社會原因,否則永遠無法正視問題。

在認知欺凌事件上,其中一個困難是作出定義。老師很難分辨「欺凌」與學生間的吵架,在某個極端上,所有學生間的衝突都可以視為「欺凌」。教育學者住田正樹指出「欺凌」其實是「遊戲」的變質,原初兒童間的遊戲能夠作為人際關係的緩衝,透過創造互動,將人際關係導向秩序裡頭。但在「欺凌」中,關係並不對等,只有加害者自以為是遊戲,而受害者卻不那麼認為。在老師的權威消失的課室中,學生的自我失控地膨脹,透過名為「欺凌」的儀式,劃分出不平等的權力構造。集體針對受害者所產生的快感,產生出團體的感覺,建構出班級的團體性與秩序。

用禁止或懲罰等強制手段將「欺凌」鏟除是不可能的,用數字測量人際關係從根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精神科醫師大饗廣之認為,解決欺凌問題要從教育著手,透過共同體關係的教育,教會學生們羞恥心,需要關心和顧及他人的感受。在「多啦 A 夢」中,雖然大雄經常被胖虎暴力對待,但大雄沒有被所屬的班級孤立,出木杉與靜香等同學也沒有袖手旁觀。阻止「遊戲」演變成「欺凌」的減速坡,是同學們的干預,還有學校老師的指導。

今年年頭神戶市政府爆出醜聞,企圖掩蓋校園欺凌事件。事源 2016 年一名中三女生自殺,老師事後從同學口中得知可能存在欺凌的情況,於是寫下了提及有關資料的便條,但當時負責調查的市教育委員會首席竟指使其他人將便條隱藏,調查報告書中甚至提及便條已被廢棄。最終肇事的首席官以及涉及的其餘五名官員,被處以停職和減薪等處分。

校園欺凌是社會全體的警號,充滿缺陷的制度無法處理現代的關係與價值變遷,當中最大的元凶就是袖手旁觀的人。一味歸咎於受害者的軟弱,認知成單純個人問題或者個別事件,將永遠無法宏觀地看待現行的社會危機。本來不會失去的生命,被官僚與冷漠,從懸崖上一個又一個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