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常:梁啟超給香港的啟示

A+A-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 1873 —— 1898」書封。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我強烈的共鳴。這本書是個避難所,每當我對現實感到無奈,就躲入了另一個時空尋求慰藉。

—— 許知遠「青年變革者

在正處多事之秋的香港,讀著許知遠的新書「青年變革者」實在是百感交集。

身邊不少朋友都為近來發生的大大小小社會動盪感到悲哀,繼而憤怒、失落、迷惘,甚至抑鬱,日思夜想:香港最後會點樣收科?我城終將何去何從?

這個時候,我的個人經驗是:「書」,永遠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因為,正如許知遠說,一本好的書,總是會以一個「避難所」的角色,讓我們的心神得到那怕是片刻的「慰藉」。

「青年變革者」這本書說的是有關清末民初著名知識分子梁啟超的故事。在本地中學讀過中史的朋友,可能對「梁啟超」這個名字有一點印象。為甚麼要在風頭火勢的當下回看歷史,重讀梁啟超?大家不妨看看這本書,或簡單地 google 一下「公車上書」、「戊戌變法」,試從他如何在清朝慈禧太后的專政和不停打壓下力求推動政治文化變革的經歷中,得到一些甚麼啟發。

有說「見字如見人」,且先讓我們看看梁啟超的書法。

梁啟超在 1925 年的「臨張遷碑」書法作品。 圖片來源:中國嘉德

這件梁啟超在 1925 年的「臨張遷碑」書法作品,曾在去年中國嘉德的秋季拍賣會出現,原先估價 80 萬至 120 萬人民幣,最後以 1,345.5 萬人民幣成交,刷新了梁啟超的個人拍賣紀錄。

「梁啟超好臨帖,他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幾乎天天有臨帖的記錄。他自己曾說『第欲學書,終非痛下臨摹之功不可』。從他的書法實踐來看,確是從方正一路的「張遷碑」入手,經過長期不輟的臨習,最終形成了自己方勁、平實、雋美的書風。」拍賣行專家這樣寫道。

方勁、平實、雋美,這些都是經常在行家評論書法時看到的評語。大家在欣賞梁啟超的書法時,不妨以此對照一下自己的感受。所謂的眼光,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另一件值得我們關注的作品,是在北京匡時 2012 年秋季拍賣會中拍賣的「袁世凱之解剖」(估價:120 萬至 180 萬人民幣;成交價:713 萬人民幣)。

北京匡時 2012 年秋季拍賣會中的拍賣品「袁世凱之解剖」(部分)。 圖片來源:北京匡時

這件作品之獨特珍罕之處,除了關乎梁啟超本身的名氣之外,其實更多的是它作為一個重要歷史檔案,完整地記錄了 1916 年梁啟超與袁世凱的恩怨。

在紙上,梁啟超以鋒利的筆鋒解剖袁世凱,並列舉了袁世凱的七大惡行,期望當時的社會各界人士得以看清楚這位總統的真面目,達到「逼袁退位」的目的。當中有幾個重點,分享如下(並附上「當代香港解讀」):

袁氏之第二大缺點。則在驕慢自大。不能容人之言。彼因生平游泳官海。著著成功之故。則以為自身之能力智識極偉大。

  • 解讀:某人經常自誇「讀書年年考第一」、「好打得」,結果就好似而家咁……

所謂國家全局利害。所謂國家百年大計。袁氏腦中蓋自始未有此​​物也。此袁氏第三大缺點也。

  • 解讀:某人不就是因為一己的「初心」,不以大局為重,現在反害得整個國家要為佢埋單?真的名副其實的 “What a shame on you Hong Kong”。

袁氏之第六缺點。則絕對不能用正人君子及有用之才也。

  • 解讀:看看行政會議某些成員的「必有犀利大佬指揮」式的神級言論…… 實在沒有補充。

文中還有大量金句,如下:

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者。豈非恃良心之自由耶。自袁氏柄國以來。我國民身體上之自由。財產上之自由。既已蹂躪殆盡。吾民於萬無可忍之中。猶含辛茹苦以忍之。

  • 解讀:面對社會不公義,連遊行、燒衣紙的自由也「被反對」,點解要咁對香港人?

中國禍亂種子。全由袁氏所播。袁氏多統治一日。則禍亂程度加深一日。

  • 解讀:正如李嘉誠說:「黃台之瓜,何堪再摘。」也難怪好多市民問你幾時X?

何人能與袁氏代與吾不敢言。其人能否優於袁氏吾不必言。但無論何人,必不至於更惡劣於袁氏。則吾敢斷言。蓋國中任舉一極惡之人。其惡決不能有加於袁氏。

  • 解讀:唔好再同我講邊個落咗台搵咩人頂上,因為就算搵咩人都唔會比邊個差!

那麼,歷史的「最終結局」又是怎樣的?

請看:「梁啟超層層剖析,雄辯地證明了袁世凱只是一個妖魔而非政治家,使得對袁世凱抱有幻想的人徹底明白,袁世凱再也不能繼任總統。倒袁之後,中國人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好自己的國家…… 梁啟超在南方寫下此雄文,不久後袁世凱便去世。」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佳士得美術學院亞洲課程主管,現為獨立藝術顧問。夢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修藏家」,相信藝術收藏只是手段,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令自己成為一個更有修養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