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東漸:民國的禁慾與強身

A+A-

亂世浮沉,當世道愈亂,人人自危,社會強身健體之風愈熾。在西方的運動強身概念傳入中國之前,華人是如何擺脫虛弱、強健身心?皮國立的「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敘述了民國時期的醫藥史,帶讀者一窺中西醫藥知識交流的實況,了解時人對身體、疾病的觀念流變。

皮國立的「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敘述了民國時期的醫藥史;圖為書封。

「補養」的概念在中國由來已久,固本培元、「以形補形」是服用食物、藥品的基礎法則,為的就是解決身體虛弱之弊。作者指,害怕虛弱,反映的是害怕虛弱的中國身體觀、其次則是由虛弱衍生的疾病。「虛弱」不只是個人問題,亦是國家社會的問題。個人的虛弱或強壯,是左右民族興衰的關鍵。特別是清末民初之際,中國積弱多時,社會動盪,人們危機感更盛,渴望走上富國強兵之路,與西方列強睇齊。

其時,社會主流看法習慣把身體與疾病、行為、道德扣連,性慾雖是人類繁衍的正常生理本能,惟一旦失卻節制,個人衛生欠佳、縱慾、淫佚等,將招致疾病。有當時的醫界學者指,濃於聲色易喪失天良,花柳病患者易生出或養成賣國賊、漢奸、低能兒等。這反映傳統觀念的道德與衛生關係密不可分,要維持社會秩序,保障社會道德、行為高潔,需要禁慾禁淫教育,移風易俗。

色慾傷身,除了縱慾容易招惹疾病、危及社會道德以外,亦與傳統的「失精」身體觀念緊密相連。在中醫的傳統概念中,「精」並不等同現代所說的「精液」,更是揉合道家養生理念、形而上的精氣神「三寶」節慾「保精」,以延年益壽。為此,時人有不少節制性慾、禁絕手淫的方法,由道德入手的朗讀古昔聖賢傳記、宗教性質的閱讀佛經聖經、洗冷水浴做運動鍛鍊強身,到睡覺時雙手遠離生殖器、雙腿避免合攏等方面改變生活習慣,以期收清心寡慾之效。

要避免虛弱,節慾以外,亦需佐以進補等方法強身養生。補腦、補精、補血等進補藥品大行其道,廣見於報章廣告之中,現代新型的藥品市場也正逐漸發展。受益於中西醫匯流,傳統中醫的氣血等概念能以較新潮、科學化的手法重新包裝推廣,如現稱荷爾蒙的「合而孟」、魚肝油等舶來品便成為傳統補養藥物的替代品。西方新知識亦成為傳統醫療觀念的註腳,甚至互為補充。例如中醫一直認為腎虧、虛弱等症,會造成病患記憶力等方面退化,便順理成章與「神經衰弱」、「歇斯底里」等病症名詞拉上關係,成為廣大民眾了解西方醫藥的方便之門,促使中西醫藥觀念融合。

百年過後,中國已成世界一極,早非吳下阿蒙,但要擺脫「東亞病夫」的陰霾,成為名實相符的強國,倚靠的不止是人民身體質素高低、經濟實力多寡,亦需要健康開放的心靈,和接納世界潮流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