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Monday】讓老人院變成 Happy 之家的方法

A+A-
圖片來源:首藤義敬 はっぴーの家 住人/Twitter

日本踏入超高齡社會,老人院數目日漸增多,但兒孫親友多在假日才會到訪,顯得其他時間分外寂寥。在神戶市長田區,卻有一間院舍總是熱鬧無比。平日常見小學生、青少年甚至外國人進出,而他們和院友往往非親非故。因為此處不只是長者的住所,更是區內居民的聚腳地。

老人院「Happy 之家 六間(はっぴーの家 ろっけん)」位於同名的商店街,約有 20 名長者入住。但有別於同類院舍的清幽寧靜,這裡有在看 YouTube、打電玩的孩子,而作為交換條件,他們會幫上點忙。「這事就拜託你們吧。兩個人分工合作。」職員這樣說著,讓男孩們把洗衣物摺好。

對於這份難得的熱鬧,院友們感到相當舒心,紛紛表示「很好啊,孩子們會打招呼又會幫忙,每次看到也覺得快樂」、「這裡的人,全都是好人。大家都會來玩嘛」。每週約有 200 人會這樣隨意來訪,當中不只有小孩,也有坐在梳化吃飯的年青男子,甚至遠從西非來的外國人。

「我並不是這裡的職員啦。真要說的話,我當作是老家。」其中一名男士解釋:「雖然我在東京工作,但在神戶沒有家,所以擅自回來這裡。我甚麼都會幫忙做,所以他們讓我坐下來。」來自多哥共和國的 Alan 亦說:「Happy 之家就是大家的家呢,因為時常都會有人跟我說,『Alan 歡迎你來喔』。」

圖片來源:首藤義敬 はっぴーの家 住人/Twitter

如此好客的老人院,由年僅 34 歲的首藤義敬出任院舍代表。他表示,早在 3 年前已有初步構思。「這裡也有『遠親不如近鄰』的概念,所以希望能讓從全國而來、熟悉這裡或是到訪一次便愛上這裡的人,可以聚首一堂。我當時想,有個客廳讓不同世代的人集合、老公公老婆婆可以入住那就好。」

這個念頭與 1995 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有莫大關係。當時院舍所在的新長田站周邊嚴重受損,其後社區重建,新的住宅大廈接連建成,土生土長的首藤卻總覺得格格不入。「大廈建好了,可是『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復興期間我覺得不太對勁,心想反過來追求人的牽絆、舊的建築不是更好嗎。」

為重拾長田的人情味,首藤成立了 Happy 之家。「每來到訪都會看到不同的人吧?來過你便明白,公公、婆婆們都沒感到困擾,看起來還很高興,期待『今天會發生甚麼呢』。」他更表示:「我們沒打算當護工,只是為這社區提供不同的生活方式。若是病了、患上認知障礙也好,怎樣可以快樂過日子呢?我們為相關人士提供想法。」

Happy 之家現為一間老人院,但首藤希望日後能夠不限年齡,為更多的人提供生活居所。「房間的話,改建成年青人、單親媽媽、殘障人士也可入住的模樣,真正摒棄入住的限制。」他相信:「只要把人集合起來,就會湧現很多想法。從哪個開始著手呢 —— 現在想的正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