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膠劇中的現實性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筆者已經多年沒有看無綫的膠劇,亦不想污染自己的眼睛。但可能上一世作孽太多,即使不想看,家人在觀看之際,畫面仍會闖入眼中。現在沒有看,小時候倒是看了一堆,但漸漸發現人長大了,編劇卻沒有長大。沒有進步就意味著退步,也意味著整個目標觀眾層的退步。在劇集膠化的背後,是觀眾的膠化。

無綫的膠劇之所以不可取,是因為無綫為一個循環論證的媒體世界,CCTVB 新聞與膠劇是互為表裡、互相自我實現的預言關係。膠劇是理想中、或者說他們覺得應然的現實,而新聞是驗證膠劇劇情現實性的手段。所以你覺得其新聞偏頗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對著直播也可以說出完全相反的旁白,是因為對於無綫的忠實觀眾來說,膠劇才是真正的直播。

林峯於無綫劇集「談情說案」中飾演一名物理學教授;圖為劇照。

筆者勉強算是吃學術研究的飯,所以對抄襲日劇「神探伽俐略」的「談情說案」頗有印象。詳細劇情記得不太清楚,但有一段大概是講述林峯所飾演的物理學教授被奸人掉包了研究資料,不為意下將有錯誤的論文遞交。有角色問林峯,如果被發現論文有錯,有甚麼結果,林峯則答從此被學術界除名,無法再立足云云。

話說在前頭,論文有錯不會被學術界除名,只會打回頭叫你重寫。名聲上可能有點傷害,但承認錯誤,並改正重交即可。而有錯或者被證錯也不是罕見的事,除非你故意隱瞞錯誤,甚至刻意使用假數據。證明「費馬最後定理」、並獲得邵逸夫獎的英國數學家懷爾斯(Andrew Wiles),在 1993 年提出證明論文時,也被發現有重大錯失。一年後成功補救,並被刊登在學術期刊上,而他本人至今仍活得很好。

「絕對不能錯」是一種建基於填鴨式教育的思維,也是一眾華人父母的荒謬教育論。這種謬論投射到高等教育、甚至學術研究上,就出現「論文出錯會被學術界除名」的弱智劇情。

無綫膠劇的可怕之處就是上述所講,與其維穩新聞成為循環論證的關係。膠劇中所呈現的價值觀,會體現在新聞的編輯上。結果是膠劇對世界的錯誤描述,會成為其新聞所呈現的真實。殺人者必定是神智失常、警察必然是正確、齊人開飯是世上最重要的價值。所以學者必定是不能錯,否則就會違反原有的價值觀。縱使你可以告訴他們事實並非如此,但他們不會恍然大悟,學懂新知識,反而會批評現實出了錯 —— 因為他們不會錯,也因為 CCTVB 不會錯。

當現實世界中的記者、學者、律師、醫生等等理論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作出不合乎「膠劇邏輯」的判斷,則對方的判斷出錯;同時間,新聞也會相應配合,告訴忠實的觀眾,現實裡這群人就是千錯萬錯。如果你想知道甚麼是「對」,千萬別錯過廣告後的劇集 —— 當然最好也不要錯過廣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