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運之後怎麼辦?俄羅斯牛奶靠德國投資

A+A-
俄羅斯國內的旗艦牛奶公司 Ekosem-Agrar 為德國資本,擁有先進的擠奶設備。 圖片來源:Ekosem-Agrar AG/Twitter

政治危機常常伴隨糧食危機,政治事件對食品供求影響巨大,甚至可以說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所在。

俄羅斯自 2014 年合併克里米亞之後便遭到歐盟制裁,因此採取報復措施,禁止歐洲食物入口,結果影響到俄羅斯市場的奶產品供應。總統普京的當務之急,是切斷俄羅斯對於外國食物產品的依賴,並且針對俄羅斯奶農過於依賴人手的問題,加快奶類產業的現代化。

但弔詭之處在於,為達到目標,他還是要尋求歐洲商人的協助。

「彭博」雜誌報道,5 年前,俄羅斯下令禁運荷蘭豪達芝士以及意大利巴馬臣芝士,俄羅斯公司便開始從外國入口奶牛及德國和瑞典製造的最先進擠奶設備,因而躍升為歐洲奶牛的最大輸出國,而俄羅斯國內的旗艦牛奶公司 Ekosem-Agrar 更是德國資本。

這是俄羅斯當前鴻圖大計的一部分:在 8 年內改變依賴外國入口牛奶的現狀,達到自給自足的地步。未來更長遠的目標是出口牛奶到全球最大市場:中國。

這些目標能否實現,尚是未知之數。但是俄羅斯過往一直有國家補貼農產品的歷史,其中包括特惠貸款以及現金回贈。目前俄羅斯通過政府計劃募集的投資項目,已經使養雞和養豬業達到自給自足,並且在全球小麥產量佔主要地位。

根據俄羅斯奶類製造商商會的數字,自 2014 年以來,俄羅斯國內奶製品產業已經獲得超過 2,000 億盧布(約 242 億港元)的投資。今年俄羅斯花費 億歐元,向歐盟購買 45,000 頭小母牛, 這是兩年來最大的單一入口數字,比 2016 年增加了一倍。

俄羅斯最大的牛奶製造商 Ekosem-Agrar 創辦人,德國商人 Stefan Duerr 表示:俄羅斯奶製品產業處境十分樂觀,因為土地質素良好,加上氣候適宜,又有政府資助。Duerr 曾經在蘇聯統治末期在一個養豬場當學徒,1994 年到俄羅斯投資農業,是第一批投資俄羅斯的外商,目前他創辦的 Ekosem-Agrar 迅速擴大,今年內新設立了 8 間牛奶工廠,奶牛數量大幅增加至 80,500 頭,比 2012 年增加了 7 倍

他的公司迅速冒起,主要是因為政府的高額補貼:從銀行獲得低息貸款,利率只有 2.5%,遠低於俄羅斯銀行的基礎利率 7%。此外,政府還為大型機械化農場的投資提供 25% 的現金回贈。他表示,公司目標不僅僅是中國市場,還包括其他亞洲國家如韓國、越南、印尼,阿拉伯國家和一些非洲國家。

俄羅斯排名第四的鋼鐵和運輸業富豪 Vladimir Lisin 上個月也宣佈進軍奶類產業,他將投資 180 億盧布(約 21.6 億港元)建造農場和奶類加工工廠。

荷蘭農業顧問公司 Difco International BV 的總經理 Rene Kremers 表示,俄羅斯目前發展迅速,除了提升設施外,他們更花錢改造整個農場,包括擴大空間,改善通風和照明系統,和牛欄內的墊草。

雖然歐美長期改造奶牛基因,希望增加產奶量,但是俄羅斯的奶牛並沒有跟隨基因改造的潮流,2017 年,俄羅斯的牛奶產量少於美國的一半,俄羅斯市場上三分之一的牛奶,都是由小型家庭農場或者技術落後的公司供應。

如果要生產芝士和牛油,俄羅斯還需要建立更多的工廠,以及實施嚴格的品質控制。以 2018 年市場需求來計,俄羅斯農夫需要生產 3,630 萬噸牛奶,才能達到自給自足的標準,比目前實際的產量高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