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種心態,總結博士生涯

A+A-

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一份關於博士研究生的調查報告,參與人數達 6,300 人,他們透過回應自選問題,不但披露了求學過程的辛酸、壓力和不安,更常常感到抑鬱和焦慮,但大多數人依然表現出堅韌的個性,亦認為修讀博士可獲取滿足感。

這是「自然」期刊第 5 次關於研究生的調查,也是 10 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與回應的研究生來自世界各地,分佈於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調查新增的問題包括負債情況,是否受到欺凌或騷擾,以及工作要求和責任;另外首度問及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

這次調查首度在英語之外,另外提供四種語言選擇:西班牙語、中文、法語和葡萄牙語。36% 的回應來自歐洲,28% 來自亞洲,27% 來自北美和中美,9% 來自非洲、南美和澳紐太平洋地區,其中中國研究生約有 700 人。

發起調查的研究員之一,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教育心理學家 Anna Sverdlik 表示,給予研究生紓發內心,分享感受的途徑不可或缺。長期以來在學術研究領域,這些問題幾乎無人問津,因為研究生給人擁有特權地位的印象。調查目標是考察研究生受訓的情況,尤其是他們的精神狀態,而不僅僅是畢業的比率。為此,「自然」期刊跟進訪問有份參與調查的研究生,要求他們暢談自己的成就感或失落,如何做出決定,是否懊悔,以及堅持下去的原因。

大致而言,研究生的求學生涯可以總結如下:

1. 精神煎熬

40% 的研究生都離家在外,譬如來自古巴的 Mariam Fonseca-Hernández,原本在本國大學修讀氣象學,之後到墨西哥進修物理海洋學博士。國家之間的差異,以及研究課題的差異,無疑是加倍的挑戰。她表示第一個學年格外辛苦,常常感到焦慮,一心只想放棄。和她一樣曾尋求協助,改善焦慮和抑鬱的人超過 36%,比較而言,2017 年調查結果只有 12%

調查結果符合世界衛生組織 2018 年發表的報告,即 31% 的人有抑鬱、焦慮,以及恐慌失調等精神問題。另外,美國 2015 年的大學生調查也顯示,19% 的人需要校方提供專業的精神健康協助,比 2009 年的數字上升 5%。德州大學的學者 Sara Oswalt 解釋,這可能由於更多人關注精神健康問題,世俗的忌諱逐漸被打破,而在 20 年前,承認自己的精神問題堪稱恥辱。

但是得到協助的人依然是少數:只有的人曾向校方求助,近 10% 的人更表示從未成功尋求任何支援。

2. 生活失衡

這次調查揭示造成情緒壓力有兩大原因:對工作前景感到茫然,以及難以平衡生活和工作所需。其他因素則因地區而異:非洲學生最擔心的是研究經費是否穩定,以及畢業之後的經濟壓力,超過一半的非洲學生將債務列為其最關注的五個問題之一,而亞洲學生亦高達 31%

北美的研究生則有一種「濫竽充數症」(imposter syndrome)的心理問題,他們最擔心自己不夠資格獲得職位,或者不夠資格留在研究院。至於歐洲學生,最關心的則是如何取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接近 40% 的人都表示生活被工作所剝奪。

除了打工供自己讀書之外,10% 的人表示自己有 12 歲以下的兒女需要撫養,同樣 10% 的人表示自己有年長的家庭成員需要照顧,譬如 Fonseca-Hernández 需要額外負擔 歲女兒的日托服務,因為學校並沒有相關設施,她表示,「優秀的博士和稱職的家長不可兼得」。

在英國帝國學院修讀獸醫的印度裔研究生 Sreejith Radhakrishnan 表示,當上父親之後徹底改變了他的求學生涯,新生兒和博士學位都需要全力以赴,他完全失去了屬於自己的時間。目前他正研究如何減緩狂犬病在印度的擴散,常常需要造訪老虎保護區,尋找流浪狗並為之注射疫苗。他花了 年時間籌措研究經費,即使如此,他依然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學得愈多,愈覺學海無涯,我不認為自己可以稱得上狂犬病專家,但我比過去更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

3. 未符預期

有 45% 的人表示求學後期的滿足感下跌,主要是因為未符原本期望,有近 40% 的人認為課程未符預期,只有 10% 的人覺得超出預期 —— 和 2017 年的 23% 相比顯著下降。從中國到加州 Scripps 研究所攻讀化學博士的 Zhou Yang 表示,原本以為只需要關注自己的研究,但是和研究室的其他人合作、相處,以及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研究,更加令他煩惱,讀博士的過程絕不只是單純做實驗。他也不例外,愈到後期,壓力愈大,因為要設法發表以及畢業,此外,他還要擔心簽證問題,一旦中途回國,便需要重新申請簽證才能繼續學業。

4. 騷擾和欺凌

打擊士氣的因素還包括惡意行為,甚至令他們放棄學業。21% 的人表示曾受到騷擾或歧視 —— 女性的比例(25%)明顯高於男性(16%),亦有 21% 的人表示受到欺凌。報稱受騷擾和歧視最多的是北美學生,達 24%,而澳紐地區最低,為 18%一名印度女研究生稱,研究生在工作場所的遭遇,也需要一場「me too」的覺醒和關注。另一名比利時的女研究生稱,她曾目睹以及經歷來自學術高層的欺凌和威脅,高級教授為所欲為的特權令人震驚,亦對年輕研究員造成極大打擊。57% 的研究生表示自己曾經受欺凌,但由於害怕後果而不敢聲張。同時,過長的工作時間令人不勝負荷。將近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學校有工作時間過長的風氣,有時更需徹夜工作。他們普遍工作時間達每星期 50 小時,和 2017 年的數字相若。在每星期工作超過 41 小時的人當中,有 85% 都表示不滿其工作時長。

5. 前路茫茫

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亦未必換來相等的回報。26% 的人相信,博士學位是有助自己發展的一大優勢。有 3 分 2 人認為博士學位可以顯著改善自己的工作前景。即使全球的大學及專上學院的職位不足,依然有 56% 的人表示求職首選是學術界,只有 30% 不到的人選擇其他產業。剩餘的人表示有意投身政府、醫學和非牟利組織。耶魯大學分子醫學博士研究生 Matt Murray 稱未來不知往何處去,他依然對自己讀博士的決定有所疑慮,有時他完全提不起精神,只想回家。

但整體而言,博士生涯依然值得,有 75% 的人滿意自己的獨立研究,更有 27% 表示非常滿意;67% 表示他們與其首席研究員關係良好,27% 認為他們的關係非常好。

取得博士學位從來不是易事,對於塞爾維亞諾威薩大學(University of Novi Sad)三年級的 Marina Kovačević,更是難上加難:首先,她的研究項目沒有經費,因此必須在餐廳和酒吧兼職以賺取研究經費。兩年後,雖然有一家實驗室獲取經費設立職位,但她需要從醫藥化學轉修電腦理論化學;加上兼職和實驗室的工作時間加在一起,令她不勝負荷,但她依然向研究人員表示:讀博士是夢寐以求的事,因為她找到了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