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讀者的信、致謝名單……何以成為書的一部分?

A+A-

閱讀是一種多層次的文化體驗,除了欣賞書籍的內文外,封面裝幀、排版設計同樣值得讀者細察。牛津大學出版的 Book Parts 結集多名學者文章,深入解剖書本各部分的歷史,原來書套、卷首語、目錄、索引、版權頁,甚至更正錯字的勘誤表,背後各有耐人尋味的身世故事。

Book Parts 由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英國文學教授 Adam Smyth 與博德利圖書館研究員 Dennis Duncan 聯合編輯,總共 352 頁,結集 22 篇文章,逐篇探討書籍每個小部分。著作開宗明義要「介入方興未艾的書籍史研究領域」,以說明書本「不是穩定單一的物體」,而是由「單獨零件」所構成,教書蟲以陌生的角度重新認識書本。

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書套,英文稱為 Dust jacket,原來最早出現於 1829 年出版的文學年鑑 Friendship’s Offering,從此被視為方便廉價的宣傳辦法;歷史上芸芸眾多致謝辭中,以美國詩人 E. E. Cummings 於 1935 年自資出版的 No Thanks 最傳奇,他藉以獻給 14 間拒絕其手稿的出版社 ——「NO THANKS TO Farrar & Rinehart, Simon & Schuster, Coward-McCann……」。

在 17 世紀的出版物中,作者或出版商都喜歡加插「給讀者的信」,用以說明寫作意圖,也期望得到讀者同情;如今作者則喜好利用致謝部分打破「第四面牆」,感謝朋友與贊助者以鞏固友誼,但這些編輯口中的「副文本」(paratext),卻往往與正文構成緊張的關係。致謝辭安排的先後同樣講究,學術著作的致謝名單通常放於前方,小說方在之後。

為何學術著作的致謝名單往往放在前方,小說的致謝名單卻安排在書末?因為這樣的安排,無異於發佈作者的履歷,以擴闊朋友圈子。而書籍的卷首圖畫英文叫 frontispiece,語源來自拉丁文,字意是「看著額頭」,通常是解作「建築物的正面」。

面對書籍數碼化的未來,究竟上述書籍組件將如何演化?在電子屏幕展開時,究竟分頁標記會放在何處?印刷在頁底的註腳,會逐漸為尾註所取代嗎?書評人 Sam Sacks 評論道,Book Parts 難得在於處理書籍文化史同時,沒有奉傳統如圭臬,沒有敵視數碼化的新挑戰,而是把書籍視為變動不居的文化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