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甚麼不洗手?

A+A-
丹麥的學校要求學生要保持衛生。 圖片來源:路透社

沙士過後,用梘液洗手,保持手部衛生以防病毒感染,港人已不陌生。17 年過去,武漢肺炎在世界大流行,專家對洗手一事更為著緊,但有多少人能堅持洗手的習慣?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研究指,2015 年,只有 26.2% 接觸過糞便的人會使用肥皂洗手。原來,並非人人都有良好洗手習慣,而這可能是心理因素使然。

簡單的衛生習慣,就能有效避免超級細菌及大型流行病。2006 年一項醫學回顧發現,經常洗手可以減少 6 至 44% 的呼吸道感染風險。自武漢肺炎大流行以來,科學家也發現,一個國家的洗手風氣,是該國病毒傳播程度的「極佳」預測指標。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進化公共衛生專家 Robert Aunger 指出:「這聽起來像是一種簡單行為,但你要知道,25 年來我們一直努力(呼籲人們洗手),但(意識)仍然很低。」

人們不洗手不僅是出於懶惰,也關乎個人的思維模式,像是盲目樂觀的程度、身處社會的風氣,以及厭惡感等心理因素,均會窒礙人們建立良好洗手習慣。

過分樂觀

常見的「樂觀偏見 」(Optimism bias)是相信比起其他人,壞事更少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往往容易令人錯判情況,像盲目相信自己能避過病毒。2009 年豬流感(H1N1)大流行期間,研究人員以紐約一間大學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切實際地樂觀(Unrealistic optimism)的學生傾向不太洗手,而自信能管控好自己生活的人則相反。即使是護士學生,也會有樂觀偏見的問題,高估了自己對良好衛生習慣的認知。

社會風氣

法國研究人員則訪問來自 63 個國家及地區、共 64,002 人是否同意「如廁後用肥皂洗手,是你會自動自覺做的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及荷蘭的受訪者中,只有不到一半人同意。Aunger 指,一個人洗不洗手,或可歸因於社會規範,即是看到他人的行為、考慮到他人的期望,以及感到要複製他人行為的壓力,都會影響個人在群體中的表現。像看到他人在洗手間洗手,自己也會跟著洗,沒有人在洗手時,要洗手的壓力也會消失。2018 年就有研究指,學生洗手頻率多寡,取決於其認為他人有多頻繁地洗手。

厭惡感

牛扒或刺身上有蟲蠕動,會令人感到厭惡,不欲進食已變壞的食品;在交通工具中,看到同車乘客打噴嚏或咳嗽時,也會想退避三舍,避免吸入病原體。厭惡感可算是一種個人保護機制,澳洲麥覺理大學心理學家 Dick Stevenson 說:「這種『驅使我們避開』的感覺,最為有用。」所以洗不洗手,也取決於一個人有多厭惡骯髒,或討厭細菌在手上的感覺,不太在意的人,似乎也較少洗手,即使會洗,所花時間也不長。在海地和埃塞俄比亞進行的一項洗手研究發現,個人對健康問題的了解,不是其洗手與否的決定性因素,真正有影響的,是厭惡感。

在病毒大流行期間,因為廣泛宣傳,及害怕染病的關係,人們開始意識到洗手有多重要,但 Aunger 提醒:「我們身處一個非常特殊的環境,因為冠狀病毒,成千上萬的人熱衷於洗手。但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能提升到更高水平,把習慣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