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後,大自然得到喘息機會」是錯的

A+A-

封關期間,不少人樂見街上汽車減少,野生動物到處遊走。當眾人以為大自然終於可以休養生息時,伐林、偷獵、動物買賣、非法採礦等活動,卻在封關期間更加猖獗,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或無法逆轉。

非政府組織「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 Sebastian Troeng 表示,武漢肺炎疫情下,在城市及城郊混合之地的大自然,確有機會喘息;然而,在鄉村地方,情況卻截然不同,他們每天都收到各地森林被破壞的消息:

  • 巴西和哥倫比亞,非法伐木和採礦異常活躍
  • 在菲律賓,除了伐木,還有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問題
  • 柬埔寨的樹林和礦藏,則面對非法採收和偷獵者的威脅
  • 肯亞則以野味和象牙為目標的偷獵個案上升,2018 年起列為非法行為的煤炭生產,亦正捲土重來
  • 馬來西亞和印尼繼續是東南亞伐林率最高的國家
  • 厄瓜多爾原住民和非裔群體,正在亞馬遜等雨林非法採礦;而其他貧困地區如委內瑞拉及馬特加斯加,亦不能倖免於難。

情況到底有多壞?以大家最熟悉的亞馬遜森林為例,在疫下的破壞屬前所未見。巴西在 2 月底出現第一宗武肺個案,而在 4 月,研究機構 INPE 發現,短短 2 個月間,當地國境內亞馬遜森林的損毀面積就增加 64%。放眼整個森林,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有多達 1,202 平方米受損,比去年同期高出 55%。根據亞馬遜環境研究所(Amaz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數字,當中 53% 受破壞土地是公地、保護區及原住民區,跟去年的 38% 相比,比例大幅上升。

Troeng 認為,疫下的大規模破壞主要成因有二。首先,政府為抗疫分身不暇,森林管理機構在疫下亦有感染疑慮,犯罪集團和投機者趁機擴展其不法勾當。以巴西為例,兩大環境監察公司 Ibama 和 ICMBio,為員工及原住民健康著想,暫緩前往森林執勤,伐木者乘機進駐。再者,居於偏鄉的人們生計大受打擊,唯有靠森林獲取食物和收入。在馬達加斯加和柬埔寨等地,不少人在城市丟了工作,唯有回到家鄉與家人同住,加重當地環境的壓力。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現象不一定會隨疫情退卻而減緩 —— 經濟不景或將持續數月甚至數年,Troeng 及其團隊已經作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破壞森林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山火就是其中一種。截至 2020 年 3 月,哥倫比亞亞馬遜森林區就出現 12,953 個火災熱點,是 2019 年的 3 倍。而根據往績,逾 93% 熱點最後均錄得山火。為當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分部工作的 Miguel Pacheco 表示,雖然未能確定熱點為何大幅增加,但估計與人類活動有關 —— 森林保衛隊減少高空監察,不法分子借機縱火清出土地,用以養牛或種植可可等經濟作物。

森林一旦受損,雨林生態同樣受影響,或令病原體更易由動物傳人,導致更多疫情。而熱帶雨林不單是減碳、紓緩氣候變遷的重要一環,對當中的原生社區而言更是存亡關鍵,失去了叢林,就等於失去長久以來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機會與入侵者爆發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