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貨幣:情緒

A+A-

科技進步,不少人依賴網上服務記錄及調整日常生活,在封城期間更漸漸成為大趨勢。在數以百萬計的手機應用程式中,除了監察睡眠、經期、飲食營養及經濟狀況的工具外,幫助用家管理情緒的服務亦隨之冒起,相關數據亦因而成為最炙手可熱的貨幣

在新自由主義下,我們活在一個重視個人主義、經濟效率,並盡量避免政府監管的世界。每個人皆為一家公司,個性及技能則成為需要持續管理、改善及投資的重要資產。訴諸應用程式就是其中一途,不管是健身課堂、飲食餐單或學習新技能,我們都能以應用程式看見自己在進步。

情緒管理程式則是非常複雜的工具,能追蹤、測量並改善情緒。在情緒市場前線,快樂是壓過其他感受的存在。這類正面情緒,會以圖表視覺化呈現,以鼓勵用家保持好心情;傷心、生氣等負面感受則會被拆解,並意圖將其消滅,或至少避免它重現。希望變得正面固然沒有錯,但只顧追求快樂,或會妨礙人去理解情緒的複雜之處。

另外,情緒會不斷改變,而且非常強大,能推動行動、改變想法,以至建立關係。把人生經驗與情緒量化成數字,這些數據就成為了開發人員和第三方可取用的商品,若被立心不良者取得,提供個人資料的用戶或會反遭商人操控。

現代廣告就透過設計,把感受轉化為衝動,讓我們對產品和內容買單。文化理論家 Byung-Chul Han 在著作中提到,消費者購買新電話不再因為產品本身,而是基於廣告中電話用家被友人圍繞的快樂面孔 —— 在過程中,情緒已被塑造並消費。

廣告帶來的情緒或比服務本身吸引,而社交媒體平台如 Facebook 或 Tinder,亦利用相似心理經營。讚好或配對只是一秒鐘的事,極依賴用家的情緒反應,而這些被數字化的認同感,正是服務平台販賣的商品。

在我們未必知情的情況下,情緒成為待價而沽的貨幣 —— 這就是「情緒生產性消費」(emotional prosumption)。接收帶有情緒的資訊後,人們作決定的過程亦會受影響。以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有心人在選舉前夕,為特定觀眾送上帶有特定情緒的拉票廣告;當中與移民議題、槍管及其他政治議題有關的內容,均有操控選舉之嫌。

無論是社交平台上的讚好,還是情緒追蹤數據,都有助商家了解如何依靠煽動情緒來銷售產品。這不但是數據私隱的問題,更是廣告業操守的議題。首先,使用相關手段作銷售,必然側重正面部分,而非整個情緒光譜;第二,在資料取用和銷售的過程中,用戶或懵然不知。

這些由情緒生產性消費延伸的道德議題,將影響我們如何賣廣告及消費;除此之外,這亦令人反思,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而我們又願意被改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