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英國王室的 Netflix 劇集「王冠」(The Crown)結局篇、第 6 季首部分最近上架,其中一個重要劇情落在 90 年代戴安娜王妃深陷狗仔隊追訪和世界廣泛關注之中。現實世界裡,日本花滑王子羽生結弦再一次投下震撼彈,結婚約 3 個半月後宣佈離婚,據報他和伴侶及相關人士受媒體誹謗、跟蹤及前所未有的採訪和報道的行為所困擾,出於希望保護對方的心,羽生選擇離婚……
羽生結弦這次消息公佈才幾天,大眾還在消化和反應。愛戴羽生的人會替他抱不平,也怪責日本媒體行為過分;亦有聲音質疑羽生結弦保護伴侶的擔戴,還有反駁他為何要隱藏伴侶身份(有猜測指他的妻子是當地著名的小提琴家),今次離婚究竟是否完全是傳媒的錯等。羽生結弦僅過百天的婚姻本來就神秘,局外人更難言來龍去脈。不過,我們都知道,傳媒的關注,向來都是名人和行業的雙面刃。
當一個地方的體育產業和成績有一定的發展,運動員就自然成為社會所關注的其中一分子,再進一步,就成為明星。而當運動明星成為狗仔隊追訪的對象,某程度上就代表該運動員已成為具娛樂性的名人,而他或她的新聞價值,已不止於運動上的表現和成績。放眼於體育產業發展成熟的美國和英國等地方,我們自會想起不少名字及例子。
狗仔隊的道德和名人的人權問題,當然是不能被忽視的一環,陋習總不能被縱容。然而,同時間,大家也不能否認,傳媒關注總是奧妙地緊扣著市場需要和產業發展。沒有需求,便不會有供應,當大眾一方面斥責著部分傳媒的不道德,卻還是有消費八卦新聞的一群。此外,當傳媒對某範疇的明星關注度與日俱增,某程度上也反映著該範疇和行業在社會的地位逐漸攀升,亦可望其商機、潛力及發展將會愈來愈多。當然,必須再強調,適量關注和人權道德是很重要的。
至於在體育界,運動員明星化是個很有趣的議題。筆者之前也寫過,運動員明星化是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其中一個指標和其中一環。
回到香港的市場情況,或者讀者們都有所觀察,大概近這六、七年吧,我們開始有更多「運動員明星化」的現象。絕大部分情況下仍未至於有「狗仔隊」追蹤的程度,但運動員擔任代言人、出現在廣告、獲邀出席活動、拍攝節目、與娛樂圈跨界合作等的畫面愈來愈多。有人會關注明星化會否影響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或者動搖年青運動員的初衷,當然這連繫到團隊和運動員本身的安排和自律。運動員明星化也令香港的市場衍生出新的角色和行業發展,譬如運動員經理人,而他們如何為運動員帶來更多關注和資源,平衡到他們的運動生涯和其他方面發展,也是相當重要。運動員明星化,總體而言,對於體育產業,特別是仍有大量發展空間的市場(譬如香港)會是正面的一步,至少會如以上所提到,對個人單位或整個產業都有助力。
幾年過去,在一些大賽捧紅了一些國際級和星級戰將後,筆者更加期望,香港的市場,能否看到和記住更多的名字和運動項目;也會不會有更多興趣,聽聽其他一開始沒那麼耀眼的故事;還有,著名運動員的光環讓大家更容易去說和聽關於「熱血」和「付出」的故事。但除了他們外,大家又會否能看到其他,甚至身邊人的這些精神?
長年處於這圈子和產業的我,又愛思考,總是有很多這樣跟自己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