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石碰撞後的靜謐 —— 吳國璋個展「until u r safe」

A+A-
吳國璋的創作多以質感、顔色、物質和光與反射的輕重作切入。 攝影:Sherrie Poon

藝術家吳國璋(Chino Ng)四年來以水彩繪畫出近 2,000 顆石頭,那是被水浸泡過的礫石,於水彩畫紙上呈現出粗糙與平滑間帶來的反光質感,在兩者的碰撞下卻予人平靜之境。「我會說我的創作集中於那質感與反光的物質…… 只想自然地捕捉到那個時刻,結果像是很寫實的水彩畫」。他將於 Parallel Space 展出於不同時間點繪畫的礫石作品,除了個人展覽 until u r safe 外,亦推出同名作品集。在亂世中,如何尋找平靜之境?

遇上那治癒的瞬間

除了自己搜集石頭,他的朋友也會給他世界各地的石頭作繪畫參照之用。 攝影:Sherrie Poon

吳國璋以繪畫及裝置為主要創作媒體,多以質感、顔色、物質和光與反射的輕重作切入。2015 年前往德國,於柏林藝術治療式旅館 Essentis Ecohotel Berlin 作駐場藝術家。

他在我眼前展示了數顆礫石,顏色、質感各異,紋理不一。他打趣叫我猜猜石頭的出處,然而礫石也有其各自的故事,我直言真的無能為力。結果這些來自西藏、英國、冰島、希臘等多個地方的石頭,其實與他的作品 stone after stone II 有莫大關連,此作亦獲選於 2018 年首爾 ASYAAF 藝術節展出。但為何有這樣的一個契機?

一切源於他應朋友的要求繪畫一顆石頭,當時隨手拿來身邊的素材 —— 水彩及水彩紙。再者,他認為水彩紙的紙紋與石頭本身的質地也蠻相似。完成後,於水彩並未乾透之時,他冀以手機拍下畫作傳給友人,不知怎的卻在那閃光燈閃爍的一剎,水墨反光,正好讓他看到那顆石的美。於是,他每次作畫也先把石頭浸在水中,拿出來觀察後才下筆。

水彩偏輕,以其畫石頭,卻能帶出平靜之感。

他認為:「物件展現獨特的物理性質,如水彩畫紙的觸感,像沙又像石;被浸泡過的礫石是光滑的,與石面本身的粗糙相互衝突,卻呈現一種和諧。」最初,他應外國一個 100 日的計劃,給予自己一個挑戰,就是一天畫一顆石,並持續 100 天。他發現在繪畫的過程中,對社會及生活的不安感漸漸消失,繪畫是一個療癒之旅。

他的作品並非有強烈的訊息或故事性,反而能將這種專注與平靜傳遞給觀者。2016 年於 A Walk with A3 Space 舉辦個人展覽 Stone after stone 時,他把那 100 顆石裱起來:「我想把石頭打磨,就好像寶石一樣需要打磨,營造一個珠寶店的感覺。」當市民經過這藝術空間時,有人問他是否一張石的照片,有人細心觀賞後回饋,畫作給予其平靜的感覺。

平靜的延伸

用水浸透的石,像是加了一層薄膜,反照出不一樣的狀況。 攝影:Sherrie Poon

及後,他思考如果把那些畫框拆掉,當中的力量會否更大?因此這次的作品集及個人展覽 until u r safe 將會以不一樣的方式展現。而 until u r safe 的命名來自著名芬蘭童話大師、「姆明一族」作者 Tove Jansson 其中一個短篇故事 The Stone。當中講述一個女孩在煤礦裡發現了一塊銀光閃閃的大石頭,而她是唯一發現並珍而重之的人,也在搬運石頭回家時克服了重重障礙,過程中她想著:「面對重要的事情,你要專心一致,挺有用的;把自己變得渺小,緊閉雙眼,然後重複說著一些豪言壯語,直至你安全抵達。(You can close your mind to things if something is important enough. It works very well. You make yourself very small, shut your eyes tight and say a big word over and over again until you are safe.)」

石頭最終能否到家並非重點,重點是女孩在過程中無可取代的經驗及領會。石頭透過水的滋潤,展現出另一種生命力。當大家凝視著藝術家繪畫、連繫了兩個自然元素的礫石時,又會牽引出哪種情緒,引領你到何方?

「until u r safe」個人展覽

日期:2020 年 11 月 18 日至 29 日

地點:Parallel Space(深水埗大南街 202 號)G & 1/F

開放時間:1:00 – 8: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