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家傭的誕生:家務勞動的國際分工

A+A-
一名家傭在顧學童;攝於 2013 年。 圖片來源:路透社

政府宣佈,強制全港外傭在 5 月 9 日前要進行強制檢測,並將要求需要續約的外傭接種疫苗,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更表示,有關條件並非苛求,外傭大可以選擇不在香港工作。事件令更多香港市民關心外傭權益問題,有意見更直斥政府歧視及種族主義。自從 70 年代香港大舉引入外傭,外傭就成為香港多元文化和城市景觀一部分,幫助照顧無數家庭的日常生活。

英殖時期的香港,在 60 年代起經濟騰飛,位列亞洲四小龍之列,尤其以輕工業聞名。70 年代,香港由港督麥理浩主政,推行各種大型社會改革,73 年成功克服石油危機和超級股災。經濟富裕後,香港開始面對另一個問題:勞動力不足,因此對留宿家庭傭工的需求特別殷切,家傭可以處理家務和育兒的事務,幫助釋放婦女勞動力。香港政府因而於 1973 年起,正式批准輸入外傭。

另一邊廂,菲律賓在二戰後,自美國獨立成為一個民主國家。當地有豐富天然資源,從戰後到 60 年代,是全亞洲的第二大經濟體,當時西方學者認為菲律賓會成為區域強國。其中教育程度方面,菲律賓是全亞洲數一數二,無論是成人識字率、普及教育規模,以及中學和專上教育入學率均傲視亞洲。然而獨裁者馬可斯即位,國家陷入貪腐、內亂和暴力之中,貧富差距不斷擴大,1972 更宣佈戒嚴,歷時 9 年。

到 1974 年,菲律賓政府無力處理經濟危機,出口產業深受打擊,失業率高企,於是決定向海外輸出工人,初時政府只視之為短期措施,待經濟向好或會收回,但政策一直維持至今。菲律賓工人一般能夠操流利英文,有的更是大學畢業,受海外僱主歡迎,香港是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地。香港初時的外傭數目不算多,1982 年時大概只有 2.1 萬人,到 90 年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之都,出現更多中產家庭,1995 年外傭數目已多達 15.7 萬,當中 84% 是菲律賓人。

外傭如今已成為香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圖片攝於 2018 年。

南加洲大學社會學教授 Rhacel Parreñas提出過一個概念:「再生產勞動的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Reproductive Labor)。所謂「再生產勞動」,一般泛指照顧他人的工作,包括無酬家務勞動、社區育兒、照顧老幼和病患的護理工作。再生產勞動的價值時常被人忽視,但其實是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得以維持的關鍵。從前,這些任務重擔通常落在本地女性身上,但 Parreñas 指出,全球化令到家務勞動也變成國際分工。

發達國家女性投入職場變得平常,女性獲得經濟自主,卻未有改變家務勞動的性別定型,發達國家只是把家務勞動轉移到別國女性。Parreñas 把女性勞動者分為三類。最高級是發達國家中產女性,可以享用外傭的家務勞動。第二級是海外女傭,她們在發達國家受到剝削,也要和自己子女分離,但在家鄉卻是最富裕的一群人,有些人甚至會在家鄉請工人。而最低級是留在發展中國家的女性,她們沒有能力到外國工作,在本國受到剝削之餘,又要照料自己家庭。

Parreñas 在去年發佈的研究指出,全球大約有 1,150 萬名海外家傭,當中 800 萬是女性,27.4% 在阿拉伯國家工作,20% 在歐洲,19.4% 在東南亞及太平洋。而到 2021 年,香港有多達 37 萬名海外家傭,約 20 萬人來自菲律賓,15 萬來自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