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香港與海洋帝國相遇:倭寇來襲

A+A-
繪於 16 世紀的「倭寇圖卷」,上面畫有明朝官兵與倭寇船隊交戰的畫面。 圖片來源: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

香港扼守珠江口,位處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之中。當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香港也與各個海洋勢力相遇。在明代,香港除了應付來自葡萄牙的商旅和軍隊,例如 1521 年的屯門海戰,也要面對日本倭寇來襲。

明代嘉靖年間(1522 年至 1566 年),有所謂的「嘉靖大倭寇」:東部沿岸海盜問題嚴重。那批海盜有一大部分來自日本,當時日本正值戰國時代,很多浪人武士無以維生,於是拼死一搏,遠洋到中國掠劫。1523 年的寧波之亂是其中一個轉捩點,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爭相遣使朝貢,結果在浙江寧波一帶爆發衝突,禍及不少明朝官兵和百姓,朝廷一怒之下中斷與日本的貿易往來,令日本物資更短缺,激發更多日人加入倭寇隊伍。

不過史學家也指出,倭寇成因,甚至種族構成都十分複雜。明朝的海禁政策令很多沿岸中國民眾三餐不繼,於是和日本倭寇合作,另外也有朝鮮半島的貧民參與其中,到後來日本人可能只佔這班倭寇的少數,「明史日本傳」就有云:「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香港海洋史學家譚廣濂提及,香港本來有一些蜑家人在船上居住,後來遷往島嶼定居。他們平時捕魚為生,但偶爾也會參與海盜活動。

這些倭寇原來集中洗劫浙江一帶,後來向南慢慢擴展到廣東沿岸,當中包括香港。有史學家考究指,早在 14 世紀,朝廷已經在東莞縣設立守禦千戶所,防禦範圍涵蓋今天香港一帶。隨著倭寇日漸猖獗,香港地區亦成為廣東沿海邊防體系的戰略要點,扮演前哨基地角色。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提到「海寇有三路,設巡海備倭官軍以守之」,香港就屬於中路,「自東莞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即今天清水灣半島以南一帶。

有時候,倭寇經福建到廣東,一時無法登岸,會向東莞方向駛去,可能會經過今天香港的屯門、大嶼山、佛堂門等地,這些地方甚至可能被倭寇用作泊岸潛匿之地。這道中路防禦線就能截殺倭寇。史學家指出,1550 到 1570 年時,香港方面的任務主要由駐紮東莞和大鵬的千戶所肩負。不過在 1570 年,明政府就改立官富巡檢司,駐兵作防守。在宋朝時期,今天九龍灣沿岸已開發出多片鹽田,古稱官富場,大概就是今日九龍灣一帶。

在 16 世紀至 17 世紀初,時不時有倭寇劫掠中國沿海各地,他們甚至會和葡萄牙勾結,並在雙嶼港一帶進行貿易。1614 年,兩廣總督張鳴岡曾上奏朝廷,提及日本人在澳門得到葡萄牙人庇護,朝中亦有人建議把葡萄牙人和日本人一併驅逐。不過 16 世紀末明朝解除海禁後,參與民眾減少,寇患也慢慢平息。自從明政府確立在廣東沿海邊防體系後,屯門、佛堂門、大澳、東涌等地名亦時常在朝廷文獻出現,不少明朝水師戰船平時會在今天屯門、佛堂門海面停泊。香港海防體系在平息倭寇之後,還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在 17 世紀擊退荷蘭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