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伍漢林
如要為香港的 5 月配上一個形容詞,港人無一不會回答「焫焫焫焫焫焫~著」。
不過,這種體感「爆燈」的背後,並非一個玩笑,當中蘊含大量不尋常的現象。大家剛辛苦熬過的 5 月,是有紀錄以來月平均溫度最高的 5 月份,高達 29°C。以 5 月 23 日為例,當日錄得 36.1°C 高溫,除了打破天文台在 1884 年開台以來的 5 月份高溫紀錄之外,亦為天文台歷來的第三高溫紀錄,僅次於 2017 年 8 月天鴿襲港前的 36.6°C,以及 2015 年 8 月的 36.3°C 高溫。
不尋常的氣候轉變,甚至「焫著」一直在炎夏中擔當緩衝角色的黑夜。熱夜指全日最低氣溫仍然高於 28°C,而今年 5 月共錄得 14 日熱夜,打破香港有史以來的 5 月最多熱夜紀錄。
事實上,熱夜數量於近年日漸增加。自 1884 年至 1960 年間,本港每年只有 1 至 2 日熱夜;直至近年,此穩定的光景已不復再,其中 2014 至 2017 年、2019 至 2020 年均錄得超過 30 個熱夜,2020 年更多達 50 個。而發生的月份亦有所不同,以往香港的熱夜一般集中在每年 6 至 8 月,惟自 2012 年起,幾乎每年 5 月都會出現熱夜。
熱夜更可能為我們帶來隱藏「殺機」。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聯同本地專家分析數據,發現熱夜會增加 24.3% 死亡風險。連續 5 天經歷熱夜,便會增加 6.66% 死亡風險,意味熱夜日數愈多,死亡風險亦會隨之上升。試想像居住在較狹窄環境的基層市民,他們面對的風險會有多大?
今年的異常溫度轉變並非單在 5 月出現,首 4 個月的天氣「黑歷史」同樣可怕:
早在 1 月,赤柱及滘西洲氣象站雙雙打破設站以來的 1 月最高氣溫,錄得 26.5°C 及 27.7°C。2 月 2 日,香港公園氣象站氣溫錄得 27.9°C,是該站有紀錄以來的 2 月份最高氣溫。
今年 3 月繼續承接這個惡果,成為有紀錄以來月平均溫度最高的 3 月,至少 18 個氣象站打破創站以來的 3 月份高溫紀錄,包括 3 月 30 日的九龍城(31°C)、啟德(30.1°C)、橫瀾島(33°C),以及 3 月 31 日的大尾督(32.7°C)。而在 4 月 23 日,大尾督氣象站錄得當月破紀錄高溫,達 35.6°C。
數據反映現實,以上種種跡象,足證氣候危機已近在眼前。根據香港天文台數據,1885 至 2020 年間的年平均氣溫,平均上升速度為每 10 年 0.13°C,其中在 1991 至 2020 年間,平均上升速度已增至每 10 年 0.24°C。
雖然我們已經熬過熱焫焫的 5 月,但當再有市民疑在行山期間被炎熱天氣奪去性命時,接下來要思考的,是我們將來的夏天、每一天,以至下一代的地球應何去何從。假如繼續坐視不理,悲劇只會不斷發生。單憑個人之力未必可以拯救地球,但群眾力量的本質,正正由每位「單人匹馬」組成。從今天起,嘗試從自身生活開始,多乘搭交通工具、吃飯時習慣多菜少肉。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亦應由源頭紓緩氣候問題,訂立更進取的減排目標,盡量減少碳排放。
地球已向人類發出足夠的 SOS,面對全球暖化,地球人、香港人一樣「唔可以慣」。集合吧,地球保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