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ESG 經常談到的 TCFD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ESG 箇中指標難以釐定,現階段仍難用一把尺衡量不同行業,而國際間的「最大公因數」,暫時是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CFD)的建議。相信它們未來會逐步獲各地監管機構參考,成為資本市場發展 ESG 的重要資訊。

TCFD 由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成立,並於 2017 年 6 月發表建議書,為企業及機構披露氣候變化相關的財務表現,提供報告框架及建議,以加強經濟系統的穩定性及透明度,藉此讓持份者透過相關財務報告,進一步了解企業在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及機遇的表現。

身兼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主席的香港證監會 CEO 歐達禮也放話,國際證監會快將公佈氣候變暖影響的披露及 ESG 披露報告的準則。而聽聞去年 10 月發佈的「規定基金經理披露氣候風險」諮詢文件,亦將於未來兩個月內有結果出爐,根據小弟在 ESG 界收風,料屆時內容方向大致上跟隨 TCFD 的建議。

TCFD 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結論報告」的建議頗為全面,企業可根據營運、重要性(Materiality)、策略等因素,決定披露的範疇及程度,當中框架主要圍繞四項核心元素:「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和目標」。

背後理念是這樣的,企業做好一系列披露,外界自然能更易評估各企業在 ESG 的表現,當中「轉型風險」及「實體風險」是 TCFD 詳述的兩大氣候風險類型。以「百業之母」的銀行業為例,氣候變化將對銀行業構成不同風險,未來便要把相關風險因素,納入貸款予企業的考量。

講到「轉型風險」,受氣候變化衝擊,若不同國家陸續設立碳排放交易制度,將為企業帶來直接和間接的成本上升,構成不同程度的財務影響;而在「實體風險」方面,氣候變化甚至會打擊一些企業的固定資產,導致生產力下降及供應鏈中斷等。

根據 TCFD 於去年 10 月底的報告,全球已經有 1,500 家企業及機構簽署 TCFD,當中 6 成以上屬於全球百大企業;於國家層面上,紐西蘭、歐盟和英國等國家地區也紛紛響應。相信要在 2020 年代重新連接國際社會的香港,很快也會公佈相關消息。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