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奧運抗衡:冷戰時期的新興力量運動會

A+A-
1966 年,柬埔寨舉行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當時的國家元首施漢諾在金邊的場地中發表演說。 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IG via Getty Images

1964 年的東京奧運,象徵了日本戰後經濟奇蹟,對日本而言,至今仍別具意義。可是,該屆東奧舉行的前一年,其實曾經發生一段小插曲:印尼和共產中國合力牽頭舉行「新興力量運動會」(GANEFO),希望與國際奧委會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分庭抗禮,印尼學者 Retno Mustikawati稱之為「左翼奧林匹克」。

新興力量運動會的故事,要追溯到 1962 年亞洲運動會,那次是印尼自獨立以來,首次主辦國際體育盛事。當時印尼領導人蘇卡諾(Sukarno)立場左傾,奉行伊斯蘭社會主義。他對內宣稱推行「指導式民主」,打壓異見,對外則大力推動「不結盟運動」,其中知名的 1955 年萬隆會議,就是在其任內舉行。他希望藉著亞運會,展現印尼獨立後強大的一面;早在 1951 年印度舉行首屆亞運會起,印尼就多次主動申辦亞運,終於得償所願取得 1962 年亞運的申辦權。

可是,印尼很快就捲入國際政治風波。印尼是共產中國的邦交國,但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一直保留國際奧委會會籍,共產中國則沒有。同時,印尼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與阿拉伯諸國關係友好。在申辦亞運會時,印尼向國際奧委會保證,會邀請所有成員出席賽事,包括中華民國和以色列。但到開賽前,印尼為顧及與共產中國和阿拉伯友邦的關係,拒絕發簽證給以色列和中華民國選手團。事件觸發國際奧委會制裁印尼,開除其會籍,並撤回贊助。

印尼失去會籍,變相無法參與 1964 年東京奧運。愛爾蘭科克大學歷史學家 Chris Connolly 翻查史料指出,印尼早預計到這一著,1962 年秋天就與中國專家構思另辦大型體育盛事的可能。當印尼被踢出奧委會,印尼駐華大使接觸中國外交官,抱怨亞運會創辦人 Guru Dutt Sondhi 是帝國主義的走狗,並同時加緊籌備新的國際運動會。1962 年 11 月,兩國發表聯合宣言,採用了新概念「新興力量」(New Emerging Forces),務求吸納更多不同國家。

1963 年 4 月 27 日,雅加達召開了新興力量運動會籌備會,有 12 個國家參與。在會議中,蘇卡諾批評奧委會偽善,並反問「人們說奧運會不應政治化時,卻排斥共產中國,那不就是政治?」。他認為大家應該坦承一點,體育就是離不開政治,印尼現在就要把兩者結合,新興力量運動會就是要對抗舊建制勢力。中方的講法亦同樣堅決,認為新興力量運動會就是要抗衡奧運會,以挑戰美國在大型體育賽事多年來的壟斷地位。

1963 年,在雅加達舉行的新興力量運動會泳比賽。 圖片來源:路透社

1963 年 11 月,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在印尼雅加達舉行,共 51 個國家派遣代表參加。除了一些社會主義和阿拉伯國家,如蘇聯、北越、伊拉克等等,亦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如法國、荷蘭,以至即將舉辦奧運的日本,對於首辦的國際賽事而言實屬難得。可是,由於國際奧委會嚴正抗議賽事,參賽國並未用上官方名義,亦沒有派出合乎奧運資格的選手,當中包括蘇聯。該國在此前的羅馬奧運取得極大成功,金牌和獎牌數目皆壓過美國,故不願撤出奧運平台。

最終,中國代表團於新興力量運動會大獲成功,共取得 171 面獎牌,是第二名的蘇聯的 3 倍。各國本來希望在 1967 年再辦新興力量運動會,其中埃及就有意申辦。可是在籌備過程中,成員國之間出現很大分歧,例如與國際奧委會的關係,埃及和蘇聯就希望同時兼顧兩個賽事,而埃及最後以財困為由,退出申辦。1965 年,印尼爆發 930 事件,蘇卡諾被反共的軍事領袖蘇哈托(Suharto)推翻。1966 年,柬埔寨舉辦了亞洲版的「新興力量運動會」,只有 17 國參與。同年,共產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新興力量運動會也就淡出了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