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抑鬱症,先學會做「無意義的事」

A+A-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造成人類殘疾(disability)前十名的疾病,第一名即為抑鬱症。但因為污名化嚴重,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生病。在台灣,2018 年已有 40 萬人因抑鬱症就診,約佔人口 1.7%。數字看似少,實際上卻不包括未就診、誤為失智症的老年抑鬱。

台灣中山醫學大學前校長、同時也是精神科創科主任的賴德仁指出,抑鬱症的成因很多,生物因素包括腦部發炎及退化、甲狀腺功能不全、血管性梗塞、藥物使用等。這些原因可能會導致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量,下降或是不平衡,最終導致疾病;另外包括遺傳、人格、成長經驗和壓力等環境因素,也都是成因之一。

賴德仁表示,抑鬱症的成因與生理息息相關,因此一般大眾對於此心理疾病所存在的成見,例如「抑鬱的人就是抗壓能力差」、「太懦弱才會得抑鬱症」,實際上是不正確的。臨床上來看,有許多病人是所謂的「A 型人格」,這類人並不符合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即軟弱或容易被打敗,反之是屬於「衝勁十足」類型,擁有凡事全力以赴的性格。這種人格特質在恐慌、焦慮和抑鬱的病例中很常見。除了衝勁十足之外,急性子、完美主義、敏感神經質、不懂拒絕別人,這是抑鬱症病人五大特性。

賴德仁觀察,許多抑鬱症病患都有優秀的工作,對生活也非常積極努力,和一般人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印象相反。但也正是因為「過於積極」,加上身邊沒有人可以吐露心聲,持續壓抑情緒,不只生理受到影響,也會引發抑鬱症。

尤其當代社會中存在著一群「忙茫盲」,意謂「忙碌、茫然又盲目地生活」,尤其以中年族群者眾。因中年人除了要面對工作壓力,同時又要擔任「三文治世代」的角色,照顧兒女以及年紀漸長的父母,夾在諸多壓力中,若沒有適當抒發情緒,很可能產生和上述病例一樣的抑鬱症狀。

要擺脫「忙茫盲」的生活,賴德仁建議,要學會做「無意義的事」。現代人很多時候,做事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可能是賺錢,可能是自我成長,只要沒有達到目的的事情,就認為做了是浪費生命。很多人以為,生活最重要的事就是賺錢,陪伴家人或休息,都被排到後面。但其實休閒活動非常重要,必須讓心靈有一個放鬆、休息的時刻。

除了中年族群要面對養家及照顧家人的困境,社會中的青少年和老人兩大族群,也都各自承受著不同的壓力。這些青少年病人主要面臨的壓力來源,包括父母沒有提供足夠關懷、父母對成績期待過高,以及校園霸凌等。處在抑鬱狀態的學生,看見有人透過自我了結生命來處理抑鬱時,容易激起模仿效應,導致全球青少年自殺事件層出不窮。

而老年抑鬱症患者的求診數量,相對來說偏少,因為老一輩仍存有軟弱的刻板印象。也因此,許多老年人來看診,起初是因為生理症狀,例如失眠、頭痛、記憶障礙等,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已罹患抑鬱症。

賴德仁提醒,如果老人家出現多處身體不舒服,或是呈現注意力沒辦法集中、記憶力變差,以及吃不下、睡不好等症狀,檢查卻找不到原因,就要考慮抑鬱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