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天賜
尖沙咀樂宮戲院(1952 — 1973)
20 世紀 60 年代,流連電影院是我們年輕人的生活。我住在九龍尖沙咀,首先記起的戲院便是樂宮戲院。這所西片戲院離我家不遠,步行 5 分鐘便到。常要求姑母及同年的小朋友一起赴看「卡通早場」(星期天早上 10 時半開場),那時放映荷里活的畫片,主要是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的製作,米奇老鼠、唐老鴨、高飛狗、頑皮貓與精靈鼠大鬥法等等。其實,短短 1 小時,很多是重播,但小朋友不嫌,只要大笑一餐便是。我們既不懂片上的中文字幕,亦不知他們說甚麼,但可笑便笑飽了。記憶中,每逢開場,必放映「環球新聞片」,其實是英、美政治宣傳片。之後,更有一兩分鐘「女皇加冕」的片段,一見「事頭婆」尊容,全院便要立正,不須立法規管的。
對樂宮戲院的印象:面積很大,入口便有偌大的空間,可供人休息、購票、等候。小朋友嗅到香噴噴的爆谷,已經陶醉,不必放入口了。如果大人「耳仔軟」,買下一包,便是上佳食品,放入口中,久久不願嚼爛,回味無窮。
聽聞,樂宮戲院與東樂戲院乃何東物業,後來樂宮戲院改建為美麗華酒店。60 年代,披頭四到港亦借此戲院場地演出。年長之後,在此約女朋友看戲,單人也喜到此地,看了數次「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
油麻地廣智戲院(1919 — 1968)
位於甘肅街同廟街交界,對面為「恭和堂」,今為正在拆卸的停車場。戰前戲院有解畫座。這所戲院十分殘破,記憶中,尚是木板凳(有大量木蝨),而且沒有空調,也不賣報紙廣告。如果在前座,基本看不到銀幕的。那時,由大人帶入(不必購票),看的竟是西片。看西片,只喜「牛仔打紅番」或者「美軍打德軍」而已。
尚記得門口有很多小販,有賣熟蔗的、有賣燒魷魚的(香氣濃)、有賣花生、糖果的…… 中國人看戲,喜歡一邊吃零食,一邊交談,似乎吃、談多於看戲了。對廣智戲院的印象不清楚,只記得被木蝨咬的滋味!
大華戲院(1928 — 1988)
也是一所戰前的戲院。因為尖沙咀山林道的鄰居蘇太太擔任戲院小食部事頭婆,故此常到此院。這裡非常舊,但安裝了空調,而且上演首輪西片。須知道,放映首輪的都叫大戲院,分前、中、後、超等、特等五座,有 2 時半、7 時半、9 時半正場;5 時半列為公餘場,放映舊西片;中午 12 時半可能放映舊唐片,都收費便宜。那時並沒有午夜場及子夜場的。一般首輪西片票價:前座售 $1.2,中座售 $1.7,後座售 $2.4。樓上超等、特等售 $3.5 以上,從不光臨。大華的前座向上彎,坐得不太舒服,而它的平面設計是「橫向」,如購前中座旁邊座位,則人物會變形。可是,彌敦道的首輪戲院不多,很多時全院滿座的。
這都是集體回憶,我們這一代「戲院長大」的少年。
雜誌推介
疫情望不到盡頭、社會動蕩不安,種種生活壓力下,香港人在狹縫中營營役役地活著。但無論世事變改,只要看到家中寵物可愛逗趣的模樣,再差再壞的日子好像還是能捱過。壓迫的小島、憂愁的人們,需要一班「主子」治癒。香港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有些人甚至以養寵物代替生兒育女,一些衍生行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本期專訪「Senior CID 寵物保姆」,除了帶大家了解更多這個特別的行業,還透過寵物保姆 Kitty 看到寵物如何為她帶來豐盛的退休生活。
生老病死,雖然每分每秒都在發生,但總有一刻讓你真實、具體地體會到它的存在。比起避而不談,不如主動出擊,了解如何優雅地老去。本期亦請來哲學教授張燦輝暢談他的老年與死亡哲學,到底何謂不枉此生?
「香港文摘」第六期
- 出版:CUP 出版
- 售價:40 港元
- ISSN:2523-1049
- 銷售點:香港誠品書店、香港城邦書店、序言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