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有個「小香港」:山打根

A+A-
山打根一條街道,攝於 2015 年。

香港正面對回歸以來最大型的移民潮,很多人遠赴歐美澳,尋找一個適合自己價值觀的地方。自開埠以來,香港就像一座浮城,有人為了逃避政治動盪而來,也有很多人因生計和政局,遠走他方再落地生根。近至東亞遠至北美,港人的足跡遍佈世界每一個角落,包括南洋「小香港」山打根。

山打根是馬來西亞沙巴州的第二大城市,位處蘇祿海海灣,天然資源豐富,有多個世界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區,漁業海產亦十分聞名。當地人口約 38 萬,當中多達 25% 是華人,以廣東話為主。山打根的歷史很悠久,在上世紀深受香港移民和富商歡迎,據指粵語長片年代的巨星如吳楚帆、張英才時常到當地登台掘金。加上山打根的地景和城市面貌與老香港相似,故素有「小香港」的別稱,到今天沙巴旅遊局依然會以此介紹當地。

馬來亞大學歷史學教授黃子堅研究過二戰前的沙巴移民史。19 世紀是歐洲殖民主義高峰期,山打根所屬的婆羅洲被英國和荷蘭所瓜分。1882 年,英國北婆羅洲公司成立,負責管理殖民地,翌年北婆羅洲首府由古達遷往山打根。英國殖民者銳意發展今天沙巴一帶,視之為新加坡和香港中間一個重要的航運基地。可是當時沙巴人口太少,只有 6 萬至 10 萬人,難以支撐現代發展。殖民者覺得新加坡和香港的成功要素之一,是有龐大的華人群體,於是決定向南中國地區招手。

北婆羅洲公司的移民大臣麥赫斯特(Walter Medhurst)到香港招徠華工,只要他們願意到北婆羅洲工作,就可享有免費航線。在 1882 到 1886 年間,麥赫斯特帶來了超過 1,000 名華工移民,有小商販、裁縫、鞋匠、苦力和農民等等。雖然這批移民後來多數遷往新加坡或者回到南中國地區,但有一班客家人卻撐得住極為艱鉅的生活環境,並慢慢壯大了北婆羅洲的華人社群。到 1920 年代初,沙巴的華人人口已經佔當地 20%,當中大多聚居於山打根和古達。

香港依然是華人移民往沙巴的中轉站,北婆羅洲公司在香港設有分址,沙巴華人於家鄉的親朋戚友,可在香港向分址提出申請,以取得入境許可。到 1930 年代,中國大陸面對多年內戰以及日軍侵略,已經發展多時的沙巴就吸引到更多華人移民。香港在 1930 年代曾經設立移民限額,也令很多廣東華人捨近取遠,改為前往星馬地區謀生。由 30 年到 40 年,有多達 31,998 名華人移民到當地,那時候亦是山打根的黃金時期。

可到了二戰,日軍攻襲東南亞各處,該城被夷為平地。戰後,北婆羅洲公司也只好把行政中心遷移到今天的亞庇市(曾稱哥打京那巴魯)。不過山打根改為發展成一個漁港,反而吸引一些香港漁民和商人在戰後到當地。加上華人社區本來就與香港甚密,在山打根不少地方仍見到香港的影子,由廣東話到繁體字招牌,到蛋撻、老婆餅都有。山打根旅遊業議會主席林詩聰曾向香港媒體表示:「我由細到大都講廣東話,細個日日睇周星馳四大天王,王傑果啲全部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