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覺朋友對你生氣?

A+A-

疫症大流行下,朋友之間減少了見面,多了用通訊軟件交流;但用文字溝通,既看不到表情也不知道語氣,朋友回應稍為冷淡,自己就可能因此胡思亂想,甚至認定對方就是生自己的氣,令友誼備受挑戰。三藩市灣區人際關係教練及作家 Kat Vellos 說:「有些人如果沒有得到對方主動聯絡,就會想,他們生我的氣嗎?是否出了甚麼問題?」

專家指,這種感覺不僅非常普遍,而且很正常,只會維持一段短時間。每段友誼都有規律,包括相聚的頻率、首選的交流媒介、一起進行的活動類型等。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科醫生兼助理教授 Amir Levine 指出,當固定的相處模式被打亂,例如,原本每天都交談的朋友,過去一整個星期都沒有聯絡,大腦就會發出警報,警告二人的連接就此斷開。Levine 說:「我們不喜歡那些警報,那會帶來不好的感覺。」

華盛頓心理學家 Marisa Franco 解釋,當人們不清楚自己友誼的狀況,或不確定朋友的言論或行動背後的意圖時,會將被拒絕的想法投射到這種模糊不清狀態上。她說:「我們往往會感到被排斥,即使現實並非如此。」友誼教練 Danielle Jackson 認為,這種模糊狀態只會隨著科技應用而被放大。一般人難以通過文字訊息來解讀語氣,或不了解對方遲回覆的原因,驅使人們往更壞的方向作揣測。26 歲的自由作家 Elsa Cavazos 就形容:「我有些朋友的文字短訊不怎麼帶感情,而他們本人並不是這樣的。如果有人只發送單字『K』,那麼我會認為他生氣了,但也許對他們來說,發送『K』代表沒所謂。」

對話本身不一定存在問題,問題在於如何詮釋訊息及行為的含義。Levine 指人們甚至會錯誤地解讀對方久久未回訊息一事,內心認定是友誼失敗的標誌,實際上朋友可能只是生活忙得不可開交。Vellos 說:「我們很容易將沒有交流,解釋為雙方存在不快。就我們本身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我們對一件事的解讀,並不是故事的全部。若想要好過一點,就要做那件令我們彆扭的事 —— 與相關的人溝通,直接對話。」

不安也可能源自過去的經歷,研究已表明,社會排斥 (Social exclusion)屬於青少年欺凌的一種,負面的童年經歷會影響人們往後的信心。Vellos 說:「如果人們在年輕時就有相關經歷…… 例如曾在學校被刻薄的女同學排擠,那麼成年後,面對那種類似的、『她不跟我說話了』的情況時,可能會由此觸發同樣的恐懼。」Franco 指,回想過去能助人們查明恐懼的根源,並確信歷史不必重演。

最終,確定朋友是否生氣的唯一方法就是詢問,而不是一味將責任歸咎於自己。Jackson 建議詢問時可利用細節,像是說:「我們原應在星期四見面,但最後一刻你說你不能來。一切還好嗎?」以細心及同理心為基礎去詢問,確保朋友不受冒犯,為有建設性的對話打開大門。她更建議:「在開始整個假設及敘述之前,先保持好奇的態度,再找出答案。那可能是你所不知道的原因,知道之後會讓你感到寬慰,覺得,天哪、太好了,他不是因為我而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