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存在於網絡老人回憶中的論壇文化

A+A-
Xanga 網站界面。 圖片來源:@laurrrelyse/Twitter

早一陣子,網絡盛傳一篇「宅男追女生失敗被公審」的組圖,內容講述一位熱愛二次元文化的宅男每天在訊息騷擾女生,文字間還不時穿插著像是「www」、「(摸頭)」、「(推眼鏡)」等讓不熟的人看了起雞皮疙瘩的二次元網絡用語,再加上其不會閱讀空氣的個性令人不勝其煩,因而被廣大的網友恥笑。

雖然第一次看到這輯組圖時,我也覺得蠻好笑的。但看著看著,就不敢再笑了。

因為,我好像看到了我們這些網絡老人們的影子。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還記得在沒有智能手機、網絡才剛崛起的年代,你都會用電腦逛甚麼網站嗎?如果你有一定年紀,應該會對 Flash game 網站、Yahoo 知識+、Xanga 日記等網站有印象。但說到教人最難忘的,莫過於「論壇」了。

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還沒有誕生前,其實我們是生活在「討論區文化」中的。討論區又名論壇,是以遊戲、地區、影視等範疇為主題,讓網絡使用者們聚集起來的地方。其實就跟現時仍然存在的巴哈姆特、PTT、連登等有點像,但論壇給人的親切感卻是無可比擬。

主要原因,是心態。

論壇內設有不同主題分區,將有共同興趣的網絡使用者們聚集起來;圖為 3boys2girls 討論區截圖。

其實,在論壇文化剛剛出現時,很多人都是網絡新手,甚至家裡才剛買電腦不久。那時的我們上論壇其實毫無目的,甚至不知道要幹甚麼,每天就是單純上去留個言、推個帖,和 PO 一些像是「兩塊牛排見面後為甚麼不打招呼,因為他們還沒熟」等比你阿嬤還要老的笑話來賺取積分。

說到積分,這也是論壇有趣的地方。在論壇裡,我們可以透過 PO 文、回留言來賺取積分,如果犯了壇規的話就會被扣分。那時的壇規真的都莫名其妙,像是不能講髒話、不能人身攻擊等還可以理解,但比如說「回文字數不足 10 個字」、「連續回覆同一個貼文」,甚至是「用了某個表情符號」也會被大扣特扣,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也因此常常發生壇主與會員們互相對罵的場景。

看見會員們這麼努力守護自己的積分,想必積分很重要吧?沒有喔。在早期的論壇,積分還沒開放兌換實體獎品的功能,積分就真的只是賺爽用而已。那為甚麼要建立這麼多壇規?喔,就只是爽而已,根本沒有人去想過這個問題。

沒錯,那時的大家就是這麼青澀,這麼無腦。

這麼的輕鬆。

在沒有人知道你是誰的世界,你可以盡情的做自己,可以在這裡不求目的地暢談歡笑。雖然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網絡已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隨時隨地上網已經不是奇怪的事。但對當年的我們來說,這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新鮮體驗。

而在表情符號還沒盛行的那時,用文字講話對我們來說有點太冷淡了。為了彌補在網絡與人交流時缺失的表情和語氣,我們都努力地加一些「(笑)」、「(汗)」或是「(・ω・)」等顏文字來增加親切感。那時還沒出現宅男宅女等名詞,大家會用都是單純覺得好玩有趣,甚至有時括號內的動作寫得比原本說的話還要長,但仍樂此不疲。因此可以說,我們就是從這些「宅男用語」中長大的。

隨著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出現,論壇早已沒落了,即使有剩下來的幾個大討論區,給人的感覺也跟以前不一樣。不過我也沒有貴古賤今的意思,現時網絡的方便性是以前的好幾百倍,也讓我們的眼界和交友圈都大大擴展,更適合像我這種害怕接觸人群的家裡蹲生存。所以,我也很慶幸能生於這個年代。

我猜我覺得可惜的,是重拾不了當年的輕鬆無憂吧。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移居到台灣生活逾3年的90後女生,筆名茶里,著有繪本《我住在台灣了!》、《一個人住在台灣!》。 從初搬來時的糊塗迷惘、不知所措,到現在能住台灣養活自己,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找出自己生存的方式。希望能透過這專欄,向大家分享住在台灣的日常生活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