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浩基:「毒魔:血戰大屠殺」—— 淺談日趨嚴重的成人電影兒童化

A+A-
電影「毒魔:血戰大屠殺」劇照。

先戴定頭盔,這不是一篇影評,因為影評會傾向分析劇情,但我反而想從宏觀角度去討論,加上我看得比較晚,「毒魔:血戰大屠殺」(Venom: Let There Be Carnage)也上映了一段時間,再寫影評好像意思不大。

我想討論的,就是這些主打成人觀眾的漫威電影出現了一個嚴重問題 —— 其劇情處理,正日趨傾向兒童劇化。

一部電影好看不好看,要視乎它跟觀眾有沒有產生一個共鳴。所謂共鳴,就是在觀影過程中,透過影像或劇情暗示,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內心轉變,完成所謂三幕劇人物光譜的進化。因為不管你是描述外星生物還是地球末日,最後的受眾也是買票入場的人類,所以我們要探討的,就是人類的感情。

這種編劇技巧,說起來有點像男生女生在度假時玩的猜戲名遊戲,大概不少人都玩過,就是分組比賽,先抽上一個電影戲名,由一個組員負責做動作,甚麼動作都可以做,就是不能直接說出戲名,讓另一個組員在限時之內猜。因此他不能胡亂去做動作,而是要透過人類共識的方式,去讓對方透過其動作和提示得到資訊,從而猜到他想表達的內容。

這個就是戲劇應該存在的技巧,每個故事都會細分成一場一場的劇情,因此每場戲都有其存在目的。別告訴我你這個故事這場戲沒有存在目的,因為用上幾億元去拍一個 120 分鐘的故事,每幕戲就花上 50 萬美元以上,那總得有個目的才能讓電影公司會計部簽上這張支票吧。於是每場戲中說甚麼對白、做甚麼劇情都可以,但前提要透過對話、情節、動作或衝突,表達出你希望觀眾能猜到的東西。就像猜戲名一樣,你甚麼都可以做,就是不能直接說出你希望觀眾知道的情緒,例如你希望讓觀眾覺得主角很想念女友,他做甚麼都可以,就是不能直接用嘴巴說出他很想念女友,這是編劇基礎技巧的 101。

可是近年漫威電影出現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切以特技動作先行,即使多嚴肅或緊張的情緒,也會因為一個爛 gag 或一句俏皮說話,而直接破壞劇情和凝聚下來的情緒。更可怕的是,主角每一個內心想法和打算的行動,都會透過對話去表達,有時是由主角自己的嘴巴,有時是其他角色,就像透過背後那頭外星怪獸 Venom,以旁白方式說出來。於是這頭所謂外星怪獸便跟那些充滿內心讀白的電影一樣,是創作者用來推動劇情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沒有想出劇情的突轉,只是在特技上擲下許多金錢,然後把每場戲想表達的說話,直接用嘴巴或外星生物的旁白說出來。每一場戲差不多都會在上一場結尾時,預告即將要發生的事情,然後下一場又真的如實發生。

要不是花了不少成本做出精彩的特技,這部電影根本可以閉上眼睛當廣播劇去聽。過去能夠拍成電影的劇本,一般都是千錘百煉,但現在有了漫威這品牌做護身符,怎麼樣的劇本都能搬上大銀幕。以往只有兒童片才會放棄思考來得到角色內心感受變化的共鳴需要,因為小孩猜出別人想法的能力不高,所以為了遷就他們,才會簡化情緒,或直接把主角內心感受說出來;成人電影則比較尊重觀眾的智慧,但現在這種尊重已不存在。而更重要是,愈來愈多觀眾並不介意不被尊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亂世閉門讀禁書,看舊片。幸福感覺,來自吃喝與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