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也有狂歡節:傳統文化與抗爭歷史之糾纏

A+A-
畿內亞比紹的狂歡節;攝於 1987 年。 圖片來源:FRANEY/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提到基督宗教節日,很多人會想到聖誕節和復活節,其實,很多國家還有另一個大型節慶「狂歡節」(Carnival),主要是讓教徒在四旬節守齋前盡情享樂一番,時間大約為每年的 2、3 月,視乎各地的習俗和曆法。在殖民主義時期,西方列強把宗教節日帶到世界各地,當中巴西狂歡節就舉世聞名。這次要介紹的是畿內亞比紹(Guinea-Bissau)狂歡節,了解當地傳統文化與抗爭歷史如何交織。

畿內亞比紹是位於西非的小國,夾在塞內加爾和畿內亞之間,人口不足 200 萬,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只有分別 47 歲和 50 歲,是全球其中一個發展程度最緩慢的國家。該國本來是古伊斯蘭王國馬里帝國的一部分,到 1588 年葡萄牙人在卡謝烏建城定居,統治當地,畿內亞比紹亦被塑造成奴隸販賣的中心,直到 1973 年才宣佈獨立。古帝國史、殖民史,加上多個本地部落的民間習俗交雜,令到當地文化、語言和宗教豐富多樣,狂歡節就是最佳體現。

受到馬里帝國的傳統影響,畿內亞比紹最大的宗教其實是伊斯蘭教,全國 46.1% 人口是穆斯林,另外有 30.6% 是信奉民間宗教,例如祖先和自然崇拜,只有約 18.9% 人口為基督徒。不過,葡萄牙殖民者成功把狂歡節帶到畿內亞比紹。當地狂歡節歷時 4 天,通常在 2 月份舉行,是一年天氣最宜人的時候;據說 100 多年前,畿內亞比紹一帶的居民已慶祝狂歡節。

畿內亞比紹狂歡節結合了很多本土傳統,與其說是一個宗教節日,當地人更視之為一個開派對的藉口。人們會讓小孩巡禮,為狂歡節打頭陣。之後,人們會戴上設計獨特的面具載歌載舞,並巡遊不同村莊,面具的靈感來源有地方神怪、葡式卡通,也會諷刺時弊。他們的節慶服飾大部分都是手作,用料很多元,例如有貝殼、牛角和樹葉。現時當地的狂歡節還設有多個比賽,會頒發最佳面具獎、最佳團體表演獎,以及嘉年華女王等殊榮。

可是,狂歡節雖然由葡萄牙人引進,殖民政府卻一度打壓當地人的慶祝活動。踏入 20 世紀上半葉,畿內亞比紹的獨立運動高漲,狂歡節也增添了政治色彩,人們經常穿上嘲諷葡殖政府的面具和衣著。政府於是設立「禁蒙面法」,加以規管衣著打扮,而且所有舞蹈表演和公眾娛樂活動都要申領特別牌照。到 1950 年,經過長年打壓,狂歡節派對一度絕跡城市,只能在鄉郊和少數私人地區找到。直到 1980 年代國家獨立並結束內戰,各大城鎮才恢復節慶活動。

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形容,畿內亞比紹的狂歡節不止是派對,更加是抗爭的符號。雖然該國經歷漫長的社會動盪,但在節日當中,人們依然能跨越種族和社會界線,為活動加入自己民族的聲音和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