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宣游:建築以外的屋邨美學(上)

A+A-
參考英國 Council flats 而設計的祖堯邨。 圖片來源: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 Timeless Estates HK/Facebook

各位 *CUP 讀者大家好,久違。近年百業蕭條,疫情及相關政策讓人喘不過氣,筆者每天也都為著五斗米而傷腦筋,自然沒有心思寫文章。幸甚,筆者性格相對樂觀,從不願停下腳步,重拾書法抒發的樂趣,也算是逆境中的調劑。一年前,我們談過香港的招牌書法,今天我們看看香港的屋邨書法,以至香港美學水平的轉變。

香港舊時公共房屋的建築設計享譽國際,各界學者專家已著墨不少,惟每當談及近代的設計,往往讓人唏噓不已。香港城市整體美感的病徵,也許已是陳腔濫調,我卻不禁好奇,到底是大家已經失去了分辨好壞的能力,還是對刺眼之景視而不見呢?

享負盛名祖堯邨

2000 年前祖堯邨路口標柱(圖左)及 2000 年後標柱排版網格分析(圖右)。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Google Maps 截圖

1970 年代祖堯邨牆身。 圖片來源: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 Timeless Estates HK/Facebook

位於荔景的房協屋邨祖堯邨,以香港房屋協會始創會員關祖堯爵士命名,該邨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是全港首個設有游泳池的公共屋邨,更憑著優美的環境設計奪得建築設計獎項。談到祖堯邨,千萬不要錯過敬祖路口的「邨碑」。以清水石屎(fair-faced concrete)倒模而成的 2×2 網格上,翻模刻印出以榜書寫成的「祖堯邨」及「香港房屋協會」,黝黑方正,粗壯醒目,猶如為屋邨奠基一般,矗立在祖堯邨口;中文以右至左書寫,估計在 70 年代末落成時已經立碑。四格以下,是以左至右書寫的「CHO YIU CHUEN」,選用的是無襯線(San-serif)粗體,也是 60 至 80 年代中文書法字體與歐文的標準配搭。英文的右上角配以房協的單線圖標(Icon),不知無心插柳還是有意為之,儼如書法的蓋章般錦上添花。

雖然無法確定作者,但是碑書應出自名家手筆。而碑上所有的字也落在該在的地方,在排版上相當工整,三角柱的幾何設計,與山腰的祖堯邨建築設計互相呼應,一脈相承。時至今日,祖堯邨的建築也依然為人津津樂道;可是,屋邨的某些細節已悄然崩壞,卻未有太多人察覺…… 翻查舊照,祖堯邨一期落成時,建築物主體牆身寫有「祖堯邨」三個字,雖與邨口的碑體書風不同,但也敦厚圓潤,配合該邨環境民風並無違和。

後至千禧年代,建築均重新刷漆翻新,走廊由大地色系(earth tones),換成彩度更高的珊瑚色(coral tones),從背景的藍天綠植中顯得格外突出。不僅如此,外牆的祖堯邨三字被硬生生地換成了電腦字體「標楷體」,自此失去生氣,上方配以房協的實色新圖標,頭重腳輕,弱不禁風。

祖堯邨現狀。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美學悲劇卻不止於此,祖堯邨原環繞祖堯商場而建,邨內商場經多次易手,最近名為「祖堯坊」,而三字亦以毛筆字書寫,配以襯線(Serif)英文字體,隨處可見…… 筆者很少惡言相向,稱之為美學悲劇,只因商標犯了所有可以犯的錯:

祖堯坊。 圖片來源:香港屋邨拾趣/Facebook
  1. 地方題字與個人落款不同,前者宜方正敦厚,便於閱讀,後者則可撩可草,隨心即可;「祖堯坊」三字筆觸幼細,結構中心不穩,用以作坊題名,實太粗心。
  2. 前文提及邨碑選用無襯線粗體英文,是穩陣的選擇,自清代民國雙語排版一直約定俗成;然而,「Cho Yiu Centre」與邨碑不同,選用了襯線體,且分大小寫字母,乃排版大忌,站立於兩米以外,可讀性跌至零。
  3. 中英雙語排版上沒有邏輯可言,英文左邊沒有與中文對齊不止,右邊卻突出;中英兩行距離過於接近,可讀性跌至負數。
  4. 最後,祖堯坊的主色調為突如其來的紫色,與從前的大地色或後來的珊瑚色均格格不入,突兀非常。

倫敦的 Alexandra and Ainsworth EstateLulot Gardens 落成年份與祖堯邨相若,兩邨不論建築或視覺元素的保養與維修,卻能做到修舊如舊,多年如一。

其實,祖堯邨的例子只是城市美崩的一角,以此為例純粹因為祖堯邨有跡可尋,容易為各位讀者進行對比。我曾經在友報的專欄內寫過香港並非美育沙漠,我的看法至今未變,我們實在曾經創造過經歷過很多美好的城市風貌,也許是我們太忙太冷感,要求每況愈下也不自覺。

根據貿發局數字,香港 2020 年坐擁約 7,000 家設計公司,文化及創意產業增值逾 48 億港元,按年增加 7%,政府帳面撥款予「創意產業」逾 30 億,設計相關的培訓活動也按年遞增…… 為何我們的市容卻每況愈下?城市風貌是培養兒童美感的土壤,也許在枯本竭源之前,是時候讓我們反思一下我們如何處理這日漸貧瘠的土壤。

倫敦 The Barbican Estate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為英國回流創意媒體人,設計學院客席講師;並希望利用「圓融載物」專欄與讀者游走於美學與設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