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船:19 世紀的保險詐騙手段

A+A-
SS London 因超載而於 1866 年在比斯開灣沉沒,出航前已有船員觀察指出她狀況不佳。最終船難導致 220 人死亡,引起政府對船隻安全的關注,成為 Samuel Plimsoll 多年後成功推動相關法案的關鍵之一;圖為 Frederick Whympe 著作 The sea: its stirring story of adventure, peril & heroism 插畫 THE “LONDON” GOING DOWN

在某些特別情況下,沉沒了的船,比正常航行的船更加值錢 —— 那就是詐騙保險的時候。在 19 世紀的英國,殖民主義走向顛峰,海洋活動繁盛,現代資本市場興起,也催生了一種名為「棺材船」(coffin ships)的保險詐騙手段,有無良商人會想辦法令破船加大保額,然後將之弄沉於大海中,以獲取巨額賠償。

「棺材船」在 19 世紀中後段的英國變得常見,一方面那時很多愛爾蘭移民要遠航到北美,另一方面英國貨船的蹤跡也遍及世界各地。有些無良商人會買入破船,它們的木材結構可能已經腐爛,通常不適合遠洋航行。商人們把船隻粉刷一翻,重新改名,包裝成新的貨船,然後大模大樣地以破船經營航線,有時候更會刻意超載,成功抵岸的話可以賺取旅費,中途沉沒則可以獲得豐厚的保險賠償。

特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 On Barak 在 2020 年出版著作 Powering Empire,當中提到「棺材船」與奴隸貿易史的關係。在交易裡,奴隸被物化為商品,以貨物名義投遞保險。1781 年就發生了可怕的「宗號船大屠殺」(Zong massacre),運載黑奴的宗號船因嚴重延期而不夠食水,當時船員把船上 133 名黑奴推落大海,最終船隻抵岸後,還成功控告不願賠錢的保險公司,獲取豐厚索償。事件激發英國廢奴運動,當地最終在 1807 年廢除奴隸制度。

推動法案的 Samuel Plimsoll。 圖片來源:The Cartoon Collector/Print Collector/Getty Images

不過「棺材船」在 19 世紀仍然盛行,有些身份顯赫的英國名流都參與「棺材船」騙局,例如國會議員 Edward ‘Bully’ Bates,根據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的資料,Bates 曾經一年弄沉 6 艘船隻,又會肆意解散不服從的船員;他在 1880 年因為被控賄賂而被褫奪國會議員身份。1873 年,國會議員 Samuel Plimsoll 出版著作 Our Seamen,揭示每年大約有 1,000 名船員因「棺材船」遇溺,另有數以千計的人因發現船隻問題不願登船,而被控告毀約。

Plimsoll 一直關注航海安全問題,並在 1872 年成功爭取設立皇家委員會,調查「不適航船隻」(Unseaworthy Ships)問題。1873 年,15 名船員因為不願登上被指是「棺材船」的「秘魯號」(Peru)而被判囚 3 個月,後來「秘魯號」真的在比斯開灣遇上船難,3 名新聘船員遇溺,「泰晤士報」報道事件,又有更多市民關注。最終在 Plimsoll 努力下,英國國會通過「1876 年商船法」(Merchant Shipping Act of 1876),規定船隻要標置負載線,以確保其不能超荷。

航海業界和保險業界加強監管,防止「棺材船」問題再次發生,可是依然會有不法分子藉此騙取保險費。近代最誇張的案件是 1977 年 Lucona 船難,奧地利船主 Udo Proksch 被指在船上埋下炸彈,在印度洋弄沉船隻,令 6 名船員喪生。當時 Proksch 聲稱船上載有開採鈾礦的儀器,要索取 2,000 萬美元保險賠償,後來專家打撈船骸,發現船上只載有一堆爛鐵。1991 年,Proksch 被判謀殺罪成,初時判囚 20 年,後來改判終生監禁,2001 年死於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