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摘】築起無邊界的家 —— 訪寄養家庭盧氏夫婦

A+A-
寄養家庭之一,49 歲家庭主婦盧太(左)、66 歲半退休盧先生(右),2 人育有 1 子 1 女,兒子為在職人士,女兒則在外國求學。
文:Apricot、吳綽嵐 攝:Issac Poon 鳴謝:香港家庭福利會

盧氏夫婦是全港 950 個寄養家庭的其中一分子,專門為缺乏家人或父母照顧的兒童提供寄養服務,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一樣如家人般愛護照料他們,為他們築起無邊界的家。他們照顧過 6 名寄養兒童,包括 6 個月大的嬰兒到 12 歲的青少年。回想成為寄養家長的原因,盧太表示,子女升中後,空餘時間增加了,剛好得悉家福會的寄養家庭服務需要幫忙,覺得照顧寄養兒童很有意義,且夫婦 2 人都很喜歡照顧小朋友,便參與這項服務。盧氏子女跟寄養兒童的融洽關係一直維持至現在,即使兒子已經長大了,仍會找時間和家中寄養的小妹妹玩耍。

簡單的規矩與平等的溝通

一切溫馨融洽歸功於盧生盧太的相處與教養方式。盧氏夫婦年紀相差 17 年,相處卻毫無隔閡,事無大小都有商有量,這種相處模式也用到寄養兒童身上。每有新成員入住,第一件事,便是簡介「家規」:晚上 6 時吃飯,9 時睡覺。儘管孩子都自律守規,家中有不同年紀和背景的寄養兒童,又有自己的子女,大家的性格、生活習慣都不相同,磨合期間難免會有爭執,但在盧太的記憶中,這些時刻竟然少之又少,可能因為盧氏夫婦也多和各人溝通,對家庭成員一視同仁,所以大家都懂得互相遷就。

遇到寄養兒童犯錯,他們會公正地責備和懲罰,讓他們在錯誤中學習,年紀幼小也不例外。現時寄養的 2 個兒童不久前發生過爭執,年紀稍大的女生更被年幼的幼兒不小心掌摑了。盧太了解後發現年幼的女孩情緒激動,便罰她坐上吃飯的座位上不准離開,直至冷靜下來,願意道歉為止。這是盧太在家福會的培訓和講座中習得的技巧,她表示,兒童鬧情緒很常見,有時無法得知原因,只見他們哭喊不停,但只要雙方都找到方法冷靜下來,便可以避免衝突。盧太惋惜道:「如果在照顧親生子女時也懂得這些育兒技巧便好了。」

寄養兒童送給盧氏夫婦的畫。

辛苦遷居,為了孩子的自由

寄養家長的任務艱巨,尤其像盧氏夫婦這種,把寄養小孩當作親生孩子般照料的家長,就更加繁忙。他們除了要負責小孩的起居飲食,亦要顧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需要。為了讓兒童有更多難忘的童年回憶,盧氏夫婦更會不時帶他們四處遊樂,例如早上駕車帶她們到清水灣游泳,然後順道到西貢市中心飲茶、逛街。

盧氏夫婦不問回報地付出,在有限的居住期間,給予兒童無限的關愛,在製造家庭共同回憶的同時,也建立舒適、安樂的居住環境。為此,他們放棄原先租住的三房單位,幾個月前遷到現時只有兩房的居所。之前的住處有鄰居不斷投訴小朋友在家裡玩樂時發出噪音,又投訴他們跑動令地板上傳來回音。盧太有點生氣:「1 歲半的小朋友怎不會走來走去?光天白日又怎麼可以叫她完全靜下來呢?」雖然他們嘗試過在地板墊上膠墊降低聲浪,但鄰居針對小朋友的投訴依然不斷,他們感到非常無奈,情願另覓居所,也不願限制小朋友玩樂的自由。

儘管如此,盧氏夫婦不會單純地溺愛任何一個小孩,而是抱著一視同仁的態度來照顧和教導。他們會盡量鼓勵寄養兒童做家務,希望兒童學會處理家務,在回到原生家庭或領養家庭時,能夠更易融入家中,不會變成一個無自理能力的孩子。所以他們教導過的兒童都懂得主動拖地、洗衣服,十分懂事。

盧太抱著寄養兒童。

從無助的新手到得心應手

當初照顧第一個小孩時,盧氏夫婦也曾萌生過放棄的念頭。盧太表示,當初經驗不足,第一個來到的嬰兒又只有歲半,對於那個陌生嬰兒的情緒,盧太實在束手無策:「佢晚晚半夜都大大聲喊,起碼喊大半個鐘,到凌晨 3、4 點先肯瞓,我又唔知佢喊咩。」原來那個女嬰即使已經 1 歲半,但還未學懂走路和說話,無法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可是他們未能理解,只能白白看著同樣的事情不斷在夜裡循環,持續 2 個多月。

這事讓盧氏夫婦感到愛莫能助,想過好不好就此放棄。趁著社工定時家訪的機會,盧太把問題告訴負責社工,對方建議給女孩播音樂平復情緒,並在睡前給她喝些開奶茶,成功令她在夜裡安睡。久而久之,女嬰漸漸適應了新生活環境,也累積了安全感,盧氏夫婦亦開始在照顧寄養的路上得心應手。

這個女孩一直由盧氏夫婦照顧至 10 歲,最終被外籍夫婦領養,大概 2 年前開展新的家庭生活。8 年的相處時間,盧氏夫婦由新手寄養家長,變成熟手技工,陪伴第一個小孩由嬰兒長成到接近青少年的年紀,感情日漸深厚,但終於要面對別離。面對這種分離,盧氏夫婦依舊從容,甚至有點瀟灑,盧太笑言:「好戥佢開心呀。」盧生補充:「領養佢嘅父母係好好嘅人,專登喺外國過嚟,隔離十幾日,就係為咗要接佢。」

服務與受助,換來共同的快樂

盧氏夫婦雖然瀟灑,但談到寄養孩子要到外國生活時,盧太也忍不住說了句:「下次我會同番家福會講,只係接收等緊返原生家庭嘅細路,眼白白望住佢哋去外國真係好唔捨得!」盧氏夫婦經過 4 次與寄養孩子的離別,仍在香港生活的,不時也會「回家」探望盧氏夫婦,一同吃晚飯。

家中的寄養兒童為盧氏夫婦帶來無限歡樂,至於何時正式「退休」,結束接納新寄養兒童,他們覺得現在自身的體力和精神還能應付有餘,尚未考慮這個問題。盧生雖然已經 66 歲,但他仍然精力充沛,還會每天清晨 5 點起來,由新界到九龍區去當小巴站長,假日又會安排豐富的家庭節目:飲茶、行山、踏單車,多姿多采。難怪兩夫婦不斷強調照顧小孩的日子是快樂不知時日過,為孩子無限付出,建立了無界限的家,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了無界限的快樂。

雜誌推介

第五波疫情徹底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迫使人漫無止境地困在家中,差點忘記香港曾經是個不夜天,街上的人愈夜愈精神,愈夜愈熱鬧。當疫情稍退,重回街上時,我們可以再度欣賞到香港街頭的美麗景緻,這景緻由許多不同部件組成,而街頭塗鴉就是一種。渠王的廣告塗鴉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例,甚至可能已把他的電話背了起來。本期「香港文摘」的封面人物是從事渠王工作多年的嚴照棠,一同發掘他多年來在街上為自己寫塗鴉廣告的心路歷程。

在家的時間多了,也會相對用多了時間了解家人和改善家庭關係,但假如家中的父母與子女並不是真正的親屬,而只是暫時性質呢?寄養家長盧氏夫婦為大家帶來對於家庭的更多想像,並為讀者提供與子女相處的獨門秘笈。

「香港文摘」第七期
  • 出版:CUP 出版
  • 售價:40 港元
  • ISSN:2523-1049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