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辱華是一門藝術,愛國就是一場賭博。在動盪的時代中,你永遠搞不清下一分鐘的自己會是榮譽國民抑或韭菜。不過有危就有機,在名為愛國的曖昧不清空間裡,存在著中間人的生存價值。因為各種大人的原因,雖然香港成為國際仲裁中心的計劃應該是觸礁了,但是還有成為「國際愛國仲裁中心」的機會。
一般而言,「愛國」只是講心,即使沒有實際的行動,例如到艱苦地區參軍、到街上隨機砸破美國和日本產的汽車,你的內心還可以是想精忠報國的,純粹只差一個機會而已 —— 當然那個機會可以永遠不會出現。於是被指控不愛國之際,無法拿出為自己辯護的實在證據,將要被指控違反國安法繼而坐牢,這就是「國際愛國仲裁中心」的出場時間了。
「國際愛國仲裁中心」的成立宗旨,就是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世界,為「愛國」帶來客觀的定義和評價。當出現愛不愛國的爭論,無論指控方或者嫌疑人,都可以委托「國際愛國仲裁中心」作為第三方機構,為當事人的愛國程度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可以成為正式的專家意見,作為證據呈上國安法法庭。
基於適用於全宇宙的國安法,香港實行著比一般國內還要嚴格的基準,所以對愛國的要求更高,加上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所賦予的地位,自然有潛力成為仲裁中心。建立過程循序漸進,可以先處理大灣區內的案件,繼而發展成全球的愛國基地。
近日香港某中學有學生,因為在升國旗和奏國歌時沒有起立,被重罰停學兼記過處分。學生們認為很是冤枉,說自己根本不知道升旗禮開始;坊間也有聲音認為懲罰太重,校方曲解了國安法的要求。政府可以此宗案件為契機,成立仲裁小組,調解學校和學生之間的矛盾,排解社會的疑慮和不安。小組成為仲裁機構的基礎,建立能夠應對不同情況和語境的愛國評審機制。
正如林鄭前特首重複又重複所述,香港的國安法適用於海外之所以會是問題,全因為海外人士不理解,跟法律條例本身完全無關。「國際愛國仲裁中心」的成立,正是把具中國特色的法律往外國推廣的好方法,當全世界都實施國安法,那就全人類都能夠有客觀的指標去愛國了,真的是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