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困難症的福音:果斷的人未必會做到更好選擇

A+A-
圖片來源:ChristineMIT/Shutterstock

相信不少人遇過以下情景:約朋友出門,卻不知道穿甚麼衣服,肚餓了,決定不了哪間餐廳;到了餐廳,又拿不定主意點甚麼菜。有人會覺得選擇困難症十分困擾,連生活小事都不能自主。一班來自英國和波蘭的心理學家近月在科學期刊 Plos One 發表的研究文章,或者可以令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安心一點,因為研究結果指,果斷的人未必會做更好選擇。

整個研究大概分為兩部分,上半部是問卷階段。研究團隊首先整理出一套可靠方法,量度果斷者和猶豫不決者之間的分別。他們用上德國知名心理學家 Julius Kuhl 提出的行動控制量表(Action Control Scale),製作出一份有關日常行為及抉擇的問卷,由 24 條是非題組成,例如會問受訪者接觸到新遊戲後,會不會很快就厭倦。然後,研究團隊透過波蘭的華沙社會人文大學找來 724 名受訪者,在得到他們的書面同意後開始問卷測試。

問卷結果會把受訪者區分出兩類人,一類是行動導向(action oriented),另一類是狀態導向(state oriented)。前者會比較在乎行動,他們往往較果斷、有彈性,而且在逆境的時候,更有可能繼續實踐自己想法。後者則比較著重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時候顯得比較優柔寡斷,未必能長久忠於自己的選擇。研究人員隨後在受訪者中選取最極端的 60 人,即行動導向者和狀態導向者各 30 人,然後進行心理認知實驗。

實驗包括測試簡單的接收能力,例如一群黑點究竟向左抑或右,以及優先選擇題,例如兩款零食會選擇哪一款。研究團隊希望比較行動導向者和狀態導向者的多個認知範疇,包括資訊處理速度(evidence-processing speed)、決策審慎度(decision caution,要付出多久時間來作決定)、起始偏差度(initial bias,人們決定多大程度受已有知識左右)、後設認知力(metacognitive sensitivity,所做的決定有多準確),以及後設認知偏見(metacognitive bias,對自己決定有多大信心)。

結果顯示,其實兩組人的分別主要在於後設認知偏見。行動導向者會對自己的決定顯得更有信心,但不代表這是更好的決定,對於做決定時的準確度、速度、審慎度、偏差度和感知,兩組人其實沒有明顯分別。研究人員表示,無疑當一個人每天起床都質疑自己決定,做日常事情可能會艱難一點,影響我們達到人生目標。不過這次實驗就告訴大家其實選擇困難的人最終做的決定,不遜於果斷的人。而在一些人生大事上,如選大學、買樓,停一停,多思考,可能會更加有利。

研究團隊表示,接下來學者還要研究「自信鴻溝」(confidence gap)何以存在。自信鴻溝即使未必影響日常決定的準確度,亦有可能影響人生其他方面,例如應付考試和學習新技能的能力,以及處理情緒的機制,這些或能影響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