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如何了解自己的真實個性?重要嗎?

A+A-
圖片來源:nastya_gennadyevna/Shutterstock

你認識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你未必一致,哪個才準確?17 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開始關注內省;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究自我認知哲學家 Mitchell Green 認為,此概念是現代西方哲學的獨特之處。然而,心理學家指出自我認知缺乏客觀標準,近年遂透過比較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來探討其真確性,以及認識自己是否能讓人活得更好。

有些研究在實驗室進行,受測試者填寫問卷評價個人性格特徵,再由第三方觀察其於各種社會情境下的行為作比較;研究發現兩者彼此關聯 —— 人們的自我認知通常能預測其行為,並尤與熟悉他們的人看法一致。另一研究以電子追蹤儀器記錄 96 位參與者的日常社交互動、情緒和語言等,以此比較他們對自我的評價,結果亦大致吻合。

「新科學人」雜誌專題副總編 Daniel Cossins 基於心理學家用來評估人格的模型,設計名為 Big Five Inventory-2 的網上測試,將性格分為 5 大特徵:外向、易相處、具責任心、樂於接受新事物和神經質,並以 100 為滿分,分別由受訪者對自己及第三方對其評分;結果顯示兩者評分縱未必相同,但自我認知和他人看法之間的差異輕微。

虛幻的優越感

然而,紐約康奈爾大學的 David Dunning 發現,當涉及人們認為理想或較含糊的性格特徵時,通常會高估自己的那些特質,表現出所謂「虛幻的優越感」。澳洲墨爾本大學心理學家 Simine Vazire 指出,學生評估個人智力時,往往比智商測試的結果誇大;不論是炫耀聰明才智或個人魅力,似乎都是為了增強自我價值感與社會地位

當比較他人看法時,不少人似乎也低估了個人能力 —— 此現象稱為冒名頂替症候群。Vazire 認為,傾向自我高估或低估很多時取決於自尊;而朋友對智力和創意等特徵評分亦比自我評分準確 —— 但對神經質的評分卻相反。這或可解釋為那些了解我們的人,看到我們自己難以察覺的面向,尤其是關乎我們自身重視的特質時,很難作準確判斷。

考慮第三方觀點

Green 在其著作「了解你自己:自覺的價值和局限」中提出「適應性無意識」(adaptive unconscious)的觀點,認為這種心理過程會影響判斷和決策;假如有大量證據表明其觀點,人們便不太可能通過內省來了解自己的盲點和隱性偏見。內省故然重要,但同時更要考慮客觀的第三方觀點,即使誠實的批評,未必容易令人接受。

自知之明有助人生決策

那麼,追求自我認識是否值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基爾大學心理學家 Lauren Human 認為,準確的自我認知,有助人們作出每個人生決定,且與他人的互動更為順暢。她在 2020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認同他人對自己個性評價的人,幸福感更高。Vazire 則抱懷疑態度,因自我認知始終難以衡量,亦缺乏研究證實長遠而言它對健康或人際關係等各方面有正面或負面影響,故難以提出任何實質建議。

但 Vazire 承認,當談論幸福或快樂時,正面的認知偏誤可引致更佳效果。早已有人提出所謂「最佳邊際錯覺」(optimal margin illusion)的觀點 —— 在積極看待自己與不扭曲現實之間取得平衡,以免令人際關係和事業出現問題。換言之,她認為準確的自我認知可能讓身邊的人快樂;而人們的聲譽,顯然反映出他們為世上及他人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