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情人與性伴侶:人類必上的倫理課

A+A-
2013 年電影「她」(Her)講述男主角,如何與擬人化女聲 AI 助理發展戀情。圖為電影劇照。

隨著 AI 技術不斷有新突破,不少昔日科幻電影的情節,如今也逐步成真,例如人工智能伴侶與性愛機械人,但人類與機械之間的情感連繫,世人仍然認知不多。有學者便提出跨學科研究,從 AI 情人到性愛機械人,深入探討如何為人機開啟不同的友情、愛情與性關係。

很多人都憂慮,人類與機械人關係有潛在道德問題,擔心人類愈有求於機械,便會逐漸犧牲與真實人類的聯繫。正如社會學家 Sherry Turkle 形容,科技或使得人類只能「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然而,學術界現成的研究,最普遍還是針對科技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如年輕人的短訊溝通如何改變人際關係,對於人類與機械親密關係的研究卻異常貧乏。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際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Joris Van Ouytsel 與傳播學博士研究生 Marco Dehnert 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指出,普羅大眾常以為只有孤僻寂寞的人,或感情失敗者才會使用 AI 滿足情感和性愛需求,但初步研究顯示,這些用家其實與常人差別不大。

歡迎進入關係 5.0 新時代

有見及此,使用性愛機械人與孤獨感和個性沒有明顯關係,反而與用家的性癖好與感官追求有更大關係。換言之,當用家考慮使用性愛機械人,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獲取全新的性體驗。新鮮刺激的性愛並非唯一的使用原因,有研究指出,很多用家會利用性愛機械人滿足其他需要,例如讓機械人充當陪伴者或心理治療師的角色。

過去就有研究談及,老年人或傷殘人士可利用性愛機械人,填補難以滿足的性需要。另一項研究亦發現,有近半受訪醫生和治療師預計,將來會推薦病人使用性愛機械人緩解病情,意味著這項技術在醫療上的應用還有待開發。機械人更有機會用於治療性罪犯,但目前相關研究非常匱乏,背後也牽扯到一系列倫理道德爭議。

AI 虛擬情人應用程式 Replika 可供用家自訂理想對象模樣。 圖片來源:路透社

當大家討論 ChatGPT 如何輔助工作、或者令我們喪失工作機會,多國政府商討對策之際,AI 技術也悄悄進入我們的情感關係,未來或引發更多政治問題。建基於最新 AI 技術的虛擬情人 Replika,被宣傳成「關懷你的 AI 伴侶」,不但可以跟用家展開親密的個人化對話,更可進行情慾對話,互傳性愛短訊,正在西方社會引起不少話題。

早前意大利基於私隱疑慮禁用 ChatGPT,今年 2 月亦曾經禁用 Replika,即時導致大批意大利人「失戀」,他們流露的悲傷、失落和心碎的情緒,與真人伴侶分手無別。

正如社會學家 Elyakim Kislev 提出,我們正處於「關係 5.0」(Relationships 5.0)的新時代,科技不再只是生產與控制環境的工具,今日科技已經成為我們社交與情感生活的要素,象徵著人類歷史重要轉向。

昔日通過互聯網認識伴侶,總是被指責不可靠,也讓人聯想到騙案,如今交友平台卻成為正常約會的渠道。今天我們仍然覺得機械人成為伴侶是難以想像的,難保未來人機親密關係不會成為多元關係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