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Infosphere 的成立宗旨,是希望推廣一些香港相關的研究工作,分享最新的論文,讓學者們講解近日思考的問題,也讓從事民間研究的有心人可以分享自身項目。我在 5 月 18 日啟動 Facebook 專頁,一個多月來,以圖像配以文字歸納的方式,介紹了 30 篇論文,另外有賴 *CUP 媒體提供欄位,誠邀了 6 位學者和研究單位講解自身工作。
這一個多月的實驗,除了明白管理社交媒體很麻煩外,也發現一個根本問題 —— 學術論文的存取權。現時,閱讀學術論文通常要收費,除非透過學術圖書館(前提是他們有付款訂閱)。於是,這些論文基本上走不出大學,讀者群就只限教研職員和學生。然而,當中很多研究項目涉及公帑資助,所提出的發現亦有益於公共討論,而大眾間也不乏有能力閱讀論文的人。
若果大眾想分享研究論文,就要按照「合理使用」原則(fair use),在非牟利的情況下(通常是教育和研究用途)私下傳閱,當然傳閱者首先要有文章的存取權,而何謂「合理使用」的界線有時候也很模糊。而另一個方法,就是作者以「開放取用」(open access)模式出版文章,讓所有人可以免費、永久、合法地讓所有人下載、查看、分享、複製、列印,使用時只需標註作者和來源。
「開放取用」是一個很概括的概念,在此之下有不同出版模式,有時候是出版平台主動免費公開,有時候是作者、其所屬機構或者第三方付款讓文章公開,另外有些平台會為公開時間設立「延遲期」。而學界其實有不少「開放取用」期刊,例如傳播學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人類學的 Cultural Anthropology,以及醫學的 BMJ Open。
近年,甚至有些學術出版社,連專書著作也免費開放,最著名例子是倫敦大學學院的 UCL Press,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 MIT Press 在 2021 年後也加強推廣「開放取用」,單是 2022 年,就根據「直接開放」(Direct to Open)計劃免費公開超過 80 本著作。當然,出版社走免費開放路線,要解決複雜的資源問題,而 UCL Press 和 MIT Press 背後就有世界頂級學府全力支持。
開放存取能讓最新研究成果走入公眾,推進科學發展,為創新活動鋪平道路。對於學者而言,開放存取的文章能夠接觸更多讀者,自然也可增加引文數量。更重要是,當傳媒、公民領袖和政策倡議者都可以輕易獲取研究資料,會有助學者把研究化為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過去在 Facebook 專頁分享的 30 篇文章,也有部分是「開放取用」形式出版,希望未來有更多人閱讀相關論文,並將之納入公共討論,例如李耀泰探討香港高技術新移民的生活、盧一威討論大學管理制度,以及陳奕彤有關香港公共空間的研究。
參考資料
- Suber, P(2012)Open Access. MIT Press, Cambridge, MA. https://doi.org/10.7551/mitpress/9286.0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