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後現實時代

A+A-
今年 4 月,德國總理蕭爾茨出席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幕儀式時佩戴 AR 眼鏡。 圖片來源: Michael Matthey/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牛津詞典在 2016 年把「後真相」(Post-truth)選為年度字詞,顯示世界對「真相」的概念變動。在當代媒體生態的急速發展下,「後真相」只是一個中途點,在不久將來人類需要面對的是「後現實」(Post-reality)的時代。

所謂「後真相」所指的是,共同客觀的真相變得模糊不清,取而代之是信念的主觀差異,以及對現實充滿懷疑的陰謀論旋渦。這與 2016 年前後關於英國脫歐公投、以及美國前總統杜林普的媒體混戰有關。大眾選擇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物,立場預先決定了真相的形狀,於是「真相」成為一種選擇,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真相」。「後真相」是資訊認知的結果,雖然產生的結果多變,但「認知」這個行為還是共通的。大眾對同一事件有不同認知,但認知的始終是同一現實事件。

在即將來臨的「後現實」時代中,人類連認知的現實也會變得不一樣。相比所有事物都是模擬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世界裡,半真半假的「擴張實境」(Augmented Reality)和「混合實境」(Mix Reality)更容易使人混淆,從而改變對「現實」的定義。人類不再是對同一事物選擇不同的認知理解,而是現實的呈現已經是一種選擇。你看到的是空盪盪的房間,但我透過電子眼鏡看到的是滿人的演唱會會場。

媒體的進化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總是回頭看才發現走了多遠。「後現實」不是今天才被筆者創造出來的概念,「虛擬現實」和「擴張現實」也不是這十年才被發明。經常被提及的先驅裝置是 1995 年的任天堂 Virtual Boy,但現實不是單純由視覺組成,聲音氣味也是構成現實的感官,從「改變當下現實聲景」的功能來看,更早的先驅其實是 1979 年的 Sony Walkman。

「後現實」是媒體參與感官作用的最後形式 —— 直接影響感知前的呈現,使現實成為一種選擇。這當然不一定是使用者自己的選擇,正如今天的媒體生態,許多情況只是你以為自己有選擇。屆時關於媒體社會學的討論,恐怕將會面對「現實權利」的問題,社會貧富懸殊也會發展成為「現實懸殊」,也即是使用者的資本與能力會決定他能接觸的現實。這個問題其實在今天已經開始,購買力決定了你手機平板的處理能力和螢幕大小,也間接影響了你能夠完成的事情。

Apple 的 Vision Pro 在下年才在美國發售,從 iPhone 到今天的智能電話普及的所需時間來看,「後現實」的來臨也許不需要二十年的時間。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