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賬】人類建立工業文明,為何要犧牲鯨魚?

A+A-
1915 年,靠近南極大陸的英屬島嶼南佐治亞(South Georgia),為捕鯨工業的中心之一。 圖片來源:Frank Hurley/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Getty Images

見證鯨魚慘死,不少香港人大表痛心,並指控觀鯨的市民、遊客和船家是罪魁禍首。在這個保育意識成熟的世代,殺害鯨魚被視為野蠻象徵,但其實工業革命爆發後,鯨魚曾經被視作取之不盡的廉價資源,被提煉成機器零件的潤滑劑。橫跨兩個世紀的捕鯨業,幾乎把地球上的鯨魚獵殺殆盡,令海上最具威嚴的巨獸,一度淪為工業文明的廉價品。

早在中世紀,巴斯克人已經開創商業捕鯨,專門獵殺露脊鯨(Right whale),牠們性情溫馴,動作緩慢,而且脂肪層豐厚,不幸淪為人類理想的獵殺目標。當中鯨脂可提取鯨油,成為照明用油燈的重要資源。經過一個世紀的濫捕,露脊鯨數量急劇銳減,業界於是把目標轉向巨型的抹香鯨(Sperm whale),年輕獨立國度美國成為後起的全球捕鯨業中樞。

工業革命時代,鯨油是機器零件潤滑劑和肥皂最重要的原材料。這些鯨油都是從鯨脂提煉而成,但一種叫「鯨蠟」(Spermaceti)的高級鯨油,卻只能在抹香鯨頭部的空腔中提取,燃燒時被視為清澈無味,是利潤與風險同樣高企的產業。1851 年美國作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著名小說「無比敵」(Moby-Dick,又譯「白鯨記」),以浪漫筆法描寫捕鯨業,進一步吸引成千上萬男人冒險出海。

從獵殺鯨魚到收割鯨魚

不過,真實的捕鯨產業實際上是場殘酷的海上大屠殺。就鯨魚史著書的德國傳媒人 Oliver Dirr 在英國「衛報」指出,捕鯨人會先在小型槳船上投擲重型魚叉,一旦擊中,鯨魚幾乎必死。每次鯨魚浮上水面,一群捕鯨者便會以長矛蜂擁而上,一旦刺穿鯨魚心臟或肺部,血液便會從呼吸孔噴出。最後鯨魚會被拖到船上,有如一個巨橙般,被捕鯨者剝開外皮,鯨脂會被煮熟,裝入桶中。

1879 年法國科學家 Louis Figuier 出版著作 Les Mammifères,書中描繪鯨魚的插圖。 圖片來源:API/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隨著工業對鯨脂需求激增,鯨魚變得愈來愈稀少。1859 年,美國商人 Edwin Drake 在賓夕凡尼亞州小農場發現石油,陸上鑽井設備可滿足工業對油的需求,同樣可製成潤滑劑、溶劑和石蠟,理應是捕鯨業結束的標記,但真實歷史從來不是如此線性推進 —— 捕鯨產業本身亦爆發工業革命,挪威捕鯨者 Svend Foyn 發明獵殺藍鯨的大炮,使過去倖免於難的巨獸藍鯨遭殃;新化學提煉方式,使得鯨脂得以轉化為人造奶油、油漆、肥料和寵物食品等;蒸汽船體積更大,能夠捕獵更遠海域的鯨魚。

即使步入 20 世紀,一個人類已經實現飛行夢想的世紀,捕鯨產業仍然未被淘汰,飛機和雷達反倒淪為捕鯨的手段,令鯨魚無所遁形。捕鯨船與加工船通常雙雙出動,不用 15 分鐘就可以將鯨魚切件,在高壓爐煮熟,再包裝到冷藏室。鯨魚作為地球最龐大物種,在工業時代與其說是獵殺對象,不如說是收割對象,被人類貶低成廉價工業用品。

不足 1% 南極藍鯨生還

人類殺戮鯨魚同時,鯨魚也成為人類互相殺戮的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戰,鯨脂製成的甘油,仍然是製造炸藥的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關鍵成分;到了第二次大戰,鯨肉餵飽了戰亂中的飢餓國度,間接推使日本和蘇聯捕鯨業到 1970 年代仍然蓬勃發展。

1975 年環保分子 Bob Hunter 和 Paul Watson 以肉身阻止蘇聯在太平洋捕鯨,不僅成為綠色和平的直接行動典範,也間接促成新一波生態保育運動。1986 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最終發佈禁令,為商業捕鯨劃上句號時,生還的南極藍鯨僅餘不足 1% —— 不是人類沒法趕盡殺絕,只是倖存藍鯨的數量太少,以致獵殺成本太高,高得無利可圖。

在後工業捕鯨時代,人類對鯨豚類(Cetacea)的整體認知開始轉變,不再單純視之為資源。由座頭鯨、抹香鯨、藍鯨、虎鯨到海豚,同樣被肯定為有感知的智慧生物,「拯救鯨魚」是國際公民社會的共識。在人類有意識的保育下,不少野生鯨豚類數量都有所恢復,標誌著人類意識的進步 —— 但這種進步實在來得「太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