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是港媽:跟考試壓力告別的校園生活

A+A-
圖片來源:Stefano Guidi/Getty Images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唸一所傳統的「一條龍」英文學校。雖然有不少難忘的校園生活,但更大部分的是想起自己如何應付考試壓力。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我就自動自覺溫書。小學老師的肺腑之言,令我明白呈分試的重要性,寧可放棄心愛的電視劇,咬緊牙關讀下去。自問不是高材生,一定要靠後天努力來幫補不足。畢業多年才發現,我的校園生涯一直被考試壓力拖垮了,像欠缺了些甚麼。

當然,我並非否定認真學習和努力應付考試的重要性,但享受校園生活和懂得平衡工作與生活也同樣重要。有些人認為施加外來壓力會使學生進步,在讀書的階段就該學習面對壓力,不然將來如何面對工作壓力?我不完全認同這說法,或許,這適用於一個需要上級施壓去推動員工進步的機構,但不是所有的工作環境也需要這種被動的方式,而且壓力背後導致的後果可以很嚴重。時常聽到香港朋友說上司如何不人道對待員工,可是,為了保飯碗,打工仔只能沉著氣。事實上,平衡工作和生活、準時下班等就是打工仔自身的動力來源,公司又可以利用獎金獎品來吸引員工,提升工作效率的正向方法多的是。學生在求學階段能愉快學習也可以有進步,沒有必要承受外來的壓力。建立正面的人生觀就會更有條件去面對長大後的挑戰。

我總覺得主有衪的安排。畢業後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專上學院教書,慶幸可以任教基礎文憑的學生,令我能感受到他們精彩的校園生活,也見證了公開考試未如理想的學生再次奮鬥的歷程。很慚愧,最初教這群學生,我以考試為目標。我會測試他們的英文程度,努力設計很多模擬試題給學生,直至他們能做到合格為止。漸漸地,教書變得機械化,臨近考試的堂課就只有操卷,完全失去了我教學的初衷。而當我收到學生的評語說我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時,我才恍然大悟。雖然有同事安慰我說:「如果這群學生能力好的話,也不需要這樣的操卷方式。」我徹底反省該如何易地而處,為免學生再重蹈我的覆轍,成為考試壓力的奴隸。

既然考試是不能改變的,那可以改變的是教學方式和老師與學生對考試的態度。於是,我深入研究學生的背景,了解他們為甚麼不喜歡甚至討厭英文。在課堂上加入他們喜愛的元素,其中一個相當受歡迎的就是配音活動。我會用漫威或哈利波特電影短片,讓學生幫他們重新錄製對白。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都表現出平日在課堂上看不到的潛能,而且沒有那麼拘謹。設計種類不同的活動的確要花很多心機和時間,但如果可以用操卷以外的方式達至差不多的效果,而學生也能投入其中,忘卻了操卷的壓力,一定值得。雖然現在已經沒有教書,但也希望透過這篇,讓老師和家長們聆聽一個曾在考試壓力下捱過來的人的心聲,體諒孩子多一點。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

— 英國著名教育家史賓塞(Herbert Spencer

LonKongMaMa
筆者曾在專上院校任職英語講師,移居英國後,當了全職媽媽。喜愛寫作、分享生活的點滴和畫和諧粉彩。能在處理家務的同時,擠出作文和畫畫的時間,完成一篇滿意的作品就是一天最滿足的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都不再是在香港的媽媽,也不願成為怪獸家長,所以以「筆是港媽」為專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