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遺忘之一】從失憶症病例,神經科學家解拆甚麼是記憶

A+A-
2020 年 12 月 5 日已故泰王普密蓬生忌,有泰國人手持燭光出席紀念活動。 圖片來源:Lauren DeCicca/Getty Images

記憶是人類學習與經驗世界的重要能力,但要遺忘與改寫記憶,從來不如想像般困難。上世紀的神經科學研究,以大腦機制拆解記憶之脆弱,年屆 104 歲的神經心理學家米娜(Brenda Milner)正是貢獻卓著的學界翹楚,她在數年前曾憶述其經典的失憶症病例研究,解釋記憶的本質。

2011 年,米娜以 93 歲高齡在 TEDxMcGill 演講。 圖片來源:Eva Blue/Flickr

米娜數年前接受加拿大科普作家 Rackeb Tesfaye 訪問,她指出 1950 年代神經外科醫生透過腦部手術治療嚴重癲癇症,如切除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或部分海馬體(Hippocampus)。1951 年滿地可神經學研究所所長 Wilder Penfield 為兩位癲癇症患者 PB 和 FC 做左顳葉(Temporal Lobe)切除手術後,意外出現嚴重的記憶障礙,米娜與團隊於是受命跟進研究。

雖然手術只切除左顳葉,但 PB 死後的驗屍報告發現,其大腦兩側同時有損傷,右側海馬體萎縮。這些發現表明,嚴重的記憶障礙可能是大腦兩側同時有損傷造成。PB 和 FC 的病例特別重要,因為他們同樣年輕,其他身體機能都正常,他們出現的記憶障礙,證明醫學界有必要研究腦部手術,如何影響認知功能。

在 1954 年美國神經病學協會(American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會議上,米娜與研究團隊報告有關 PB 和 FC 的病例研究,一度引起外科醫學界不滿,但卻吸引到神經科醫生 William Beecher Scoville 注意,米娜受邀研究病人 Henry Molaison(HM)的個案。正是這個經典病例,奠定日後科學界對大腦與記憶的認知,也改變米娜的專業生涯。

「你們這些人對我的記憶做了甚麼!」

癲癇症患者 HM 在 1953 年接受手術,切除大腦兩側顳葉與大部分的海馬體,成功治癒他的癲癇病,卻意外導致順向失憶症(Anterograde Amnesia),無法再生產新的記憶。米娜給 HM 進行記憶測驗,數分鐘過後,HM 連米娜與測驗本身都忘記了,屬於極嚴重的記憶障礙。

然而,HM 不是甚麼都記不住,米娜給他進行「鏡前繪圖任務」(Mirror-Drawing Task),要求他每天通過鏡子練習繪畫星星圖案。雖然 HM 每天都忘記之前的練習,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但其繪畫技巧確實在 3 天內顯著進步。這個關鍵的實驗證明,儘管有嚴重記憶障礙,但學習動作技能(Motor skill)仍然不受影響,讓人了解到記憶牽涉大腦多個運作系統。

這些研究促進學術界改變對記憶的理解方式,以往記憶主要被視為複製性(Reproductive)的東西,但米娜求學時已在劍橋大學心理系了解到,記憶其實為建構性(Constructive),其研究再三證實這個觀點 —— 即使 3 個人經歷同樣的社會事件,他們都會因為以往經驗不同,因而產生不同的記憶。

現年高達 104 歲的米娜,數年前受訪時仍然擔任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滿地可神經學研究所神經病學與神經外科教授,繼續活躍而有所貢獻。今年較早前加拿大報章 The Globe and Mail 便有報道,米娜時至今日仍似乎牢記人生的所有經歷,連身體都證明她是記憶研究的專家。

問到畢生最難忘的研究經驗,她提到 PB 意外失憶後,驚覺自己人生缺了一塊,以咄咄逼人的口吻說:「你們這些人對我的記憶做了甚麼!」當時還未清楚失憶原故的米娜,對病人的反應措手不及,大半個世紀後亦未敢忘記這個畫面:「太震撼,一輩子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