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出「頭暈」元兇?

A+A-
圖片來源:Prostock-studio/Shutterstock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蘇勇柏醫生

旅行旺季前後,前來應診的人特別多,大多是因腸胃不適、呼吸道感染,或是跟進高血脂、高血壓等都市病而來。另外,受頭暈、頭痛困擾的個案亦屬普遍。

頭暈的成因錯綜複雜,可能與藥物、情緒及環境因素有關,亦有機會涉及耳部、腦部、心臟健康等。雖然大部分情況皆由小問題引起,但亦因此令不少人忽略潛藏的重大健康危機。

退休不久的王女士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早前因長途旅行而很久沒來覆診的她,一見面便向我大吐苦水:「醫生,我最近成日『暈陀陀』,聽說年紀大容易出現耳水不平衡,是真的嗎?」

頭暈可分四大類

我們常說的「頭暈」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醫生於診症時,通常會嘗試讓患者描述症狀、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以及有否同時出現其他病徵等,再結合患者過往的病歷、臨牀檢查,來協助評估病因。

頭暈可細分為四類情況,而患者可能同時出現多於一類症狀。其一是較多人出現的「暈眩」(Vertigo),即感覺自己或周圍環境強烈旋轉,也就是我們常形容為天旋地轉的錯覺;第二類「不平衡感」(Disequilibrium),代表平衡或協調能力受影響,患者可能誤以為自己雙腳乏力、站不穩;第三類「瀕臨昏厥」(Pre-syncope),指患者感覺將近失去意識;而第四類為「頭重腳輕」(Lightheadedness),患者一般會形容為頭部漂浮、感覺不實在、難以專注。

常見因耳石症引起

耳鼻喉科醫生正為患者進行溫差試驗。 圖片來源:BSIP/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我們先集中講上述較普遍的暈眩情況,當中約 8 成個案皆由周邊性暈眩(Peripheral vertigo)引起。由於位處內耳的前庭系統負責人體的平衡感與空間感,當平衡功能失調,便會導致此類暈眩。

至於常聽說的「耳水不平衡」會引起周邊性暈眩,正確病名為「美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因內耳淋巴液(即耳水)積聚過多而致,確切成因未明。病發時暈眩可持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伴隨著耳塞、耳鳴,甚至聽力欠佳的情況。此症容易反復發作且難以根治,惟透過醫生開出的止暈藥物、利尿藥等將有助促進耳水循環,減少病發機會。

目前醫學界傾向相信,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暈眩,英文簡稱 BPPV)是周邊性暈眩更為常見的病因,指耳石移位、脫落,影響內耳液流動,令感官訊號出錯。因移位的耳石會慢慢被身體吸收,此症多在數星期至數月內可自行康復。

還有一種病因是由於過濾性病毒(例如流感病毒)入侵內耳所致,醫學上稱為急性前庭神經炎(Vestibular Neuritis)。患者暈眩的情況可能在感染康復後數星期內出現,痛楚程度較嚴重,但通常會慢慢消失,主要靠藥物紓緩症狀。

診斷方面,醫生或會結合純音聽力測試(Pure Tone Audiometry)、耳蝸電圖(Electrocochleography,ECoG)、內耳溫差試驗(Caloric Test)等來協助斷症。

小心涉及腦部疾病

為甚麼不能忽視頭暈症狀?因除了由周邊性暈眩引起外,另有約兩成暈眩個案源自中樞性暈眩(Central vertigo),例如由腦中風、腦神經腫瘤引起。由於腦部神經系統主宰人體的認知能力、肌肉協調、活動能力等,患者可能伴隨頭痛、吞嚥困難、視野模糊或出現重影、面部歪斜、言語不清、肢體出現不平衡感等症狀。若果沒有及早作出適當治療,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功能損害,嚴重者或會出現昏厥,甚至有生命危險。

除了可能關乎腦部健康,醫生也會檢查患者有否出現心律不正。心律不正泛指不正常的心跳或心律問題,包括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律地跳動。高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甲狀腺疾病等。患者可出現疲倦、氣促、昏厥等症狀,惟亦有部分個案因病徵不明顯而疏於處理,發現時已併發中風、心臟衰竭等重症,增加死亡風險。

伴隨疲倦、氣促或因心律不正

說回王女士的個案,她提及頭暈已出現三個多星期,偶爾更感覺呼吸不順和疲倦。她表示:「有一兩次在街上暈一暈,好彩有好心人扶一扶我,如果唔係跌低咗唔知點算!」我立即為她安排抽血,而臨床檢查亦發現血壓和血糖較之前上升不少,指數不「靚仔」。再經一系列心臟和腦部檢查後,發現她患有心律不正、腦血管狹窄。所幸發現及時,才沒釀成中風。除了調整她的藥物分量,我也再三叮囑她要適當戒口、勤做運動,最重要是定時覆診,監察身體變化。

事實上,頭暈涉及的成因還有很多,故患者切勿自行斷症,最妥善的做法就是詳細記錄不適情形,然後及早求醫,有助早一步揪出頭暈元兇。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