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離地政府懂得開發「聰明城市」嗎?

A+A-

政府近年常提及「聰明城市」概念,並打算以九龍東為試點,推行一系列科技規劃,包括智能交通燈、製作「後巷地圖」和「整合商廈泊位和捷徑資訊」的手機應用程式、免費 wifi。社會期望「起動九龍東」政策規劃可以開拓低碳、易行社區,長遠可以改善香港的城市規劃,其中一個重點是紓緩交通擠塞。

到外地走一趟,會發覺人家的生活很方便。新加坡有 MyTransport 應用程式,提供所有陸路交通工具資訊,包括巴士到站時間更新;中國大陸有「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減少汽車排隊的耗油和廢氣排放,同時令道路流暢。起動九龍東的技術在外國已流行多年,而香港卻遲遲未開展,當中的原因是官員欠缺高瞻遠足的眼光,未能體恤市民日常苦況,卻滿足於初步成果。

現行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圖片來源:快易通
現行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圖片來源:快易通

去年莫乃光建議政府在「公共交通策略研究」納入智能運輸系統的應用,即是透過科技令交通系統更加靈活、安全和環保,例如我們談了 30 年的電子道路收費、收集道路使用數據,分析流量從而調整交通燈號和車速限制、開發中央交通應用程式,提供道路資訊和公共交通工具到站時間,讓道路使用者及市民能隨機應變,選擇最快捷的方式通勤。這些都是每天飽受塞車之苦的香港市民渴望已久的技術,但官員認為現時政策行之有效,建議超出研究範圍。

另一個例子是國際手機應用程式 Citymapper 打算進軍香港,開發類似 MyTransport 的應用程式,提供港鐵、巴士、電車小巴、渡輪等到站預報及到達目的地時間,用戶設定上班地點後,程式會自動提供交通路線選擇。這些功能都需要政府提供開放數據(Open Data)才可以開發到,但政府聲稱有關數據是公共交通工具機構的資產,不能開放

上面兩個例子具體顯示出政府不思進取、裹足不前的政策視野,才是社會發展停滯的重要原因。以開放數據為例,香港政府在這方面極度落後,提供的開放數據寥寥可數,數據格式也不便利於程式開發。如果政府有心發展聰明城市,絕不能抱持現時的思維,以香港的資源要追回世界水平並非天方夜譚,台灣就是個成功例子。

台灣在 2013 年推出開放數據資料入口網站,當時被指是姍姍來遲,落後於科技趨勢;在 2015 年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公布的開放數據評估結果,台灣已在全球排名第一。短短兩年政府開放了很多數據,讓民間高手開發程式改善市民日常生活。YouBiker 提供各區的 YouBike 單車數量、附近的景點路線、即時天氣情況,讓市民輕鬆享受微笑單車遊;「母乳一指通」提供母乳餵哺的專業內容,讓孕婦媽咪得到正確知識,亦收集台灣的育嬰間地點和支援團體資料,媽咪們不用操心逛街找地方餵母乳,寶寶也不用在洗手間醫肚。

據說起動九龍東的老科技要到 2022 年才有成果,電子道路收費討論多年仍在討論,觀乎特區政府的往績,看來香港的科技發展是悲觀的。曾俊華在官員之中比較積極推動開放數據,香港財經方面的數據開放程式亦較為領先,但如果其他官員抱殘守缺、政府首長以弄權和不事生產為志趣的情況持續,到 2022 年我們以為自己終於身處聰明城市,實際上卻生活在智障之都。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