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悼不悼念?悼念屬於個人自由,悼念誰都可以--歐洲現正熱議百年前亞美尼亞種族屠殺,你有無致哀?--而作為政治行動,六四集會訴求完全落空(建設民主中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口號太大;最溫和的「平反」也未成功),指責其失敗主義亦無可厚非,而香港人對紀念六四的熱情不斷消退(由百萬人上街到集體抽離),更已成趨勢。一萬公里外的巴黎遭到恐襲,香港人也不吝轉頭像加 hashtag 致哀一番,「鄰國慘劇」更加貼身卻愈遭「冷待」,逐漸淪為土耳其、突尼西亞、敍利亞等不獲傳媒待見的「其他地區」:為甚麼地點對象不同,對人道災難的同情心也隨之相異?
據統計,2015 年最嚴重的十大恐襲全部發生於中東及非洲地區,由尼日利亞、也門、伊拉克到喀麥隆、敍利亞和肯亞,你記得幾多宗恐襲?但你一定記得巴黎及比利時恐襲,或者還轉過頭像悼念。這種「偽善」由西方到東方都有,若論貼身程度,歐洲偏重篇幅無可厚非,但遠至美國、香港也同聲一哭,似乎未必單純關乎恐懼。
一種解釋指向種族主義:「種族主義作祟,令我們認為歐洲白人的生命比外地有色人種珍貴。」亦有歸因於文化認同:「比起黎巴嫩、埃及、肯亞或者其他受襲地區,美國人更似會去法國;就算未去過巴黎,美國人大概也看過過百齣在巴黎取景的電視劇或電影,隨口說得出景點。巴黎就是高級文化的象徵。」似曾相識,所以代入感強;相反,對伊斯蘭國家缺乏文化認同,同理心自然較薄弱。
學者薩依德的「他者論」又是另一解釋:從「非理性他者」(irrational Other)區分出「理性歐洲」(rational West),以落後、原始的東方為比對,歐洲得以建立高等身份,為殖民主義正名。在西方,恐襲是無法想像的;至於東方,野蠻行徑則是文化根本,家常便飯。荷蘭歷史學者馮客(Frank Dikötter)在「文化大革命:一部人民的歷史,1958 – 1962年」(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ople’s History, 1962-1976)一書中亦批評,之所以有西方人崇拜毛澤東,其實是出於東方主義或種族歧視:亞洲人命傷亡不過是數字,歐洲人並不在乎;希特拉、墨索里尼殘害歐洲白人同胞,則不可接受。
對普遍香港人而言,中國可能早已「中東化」,落入「同理心黑洞」。由 2008 年汶川地震踴躍捐輸,到天津爆炸、深圳坍方、上海人踩人、北京洪災,港人從來不乏善心(相當關注熊本地震),卻對大陸天災人禍「關懷疲勞」,興趣缺缺,反映中港離心,愈行愈遠,肇因之一,當然是香港不滿中共統治所致。
一國兩制受到侵蝕,河水於是想隔開井水。要建構出自我身份,必須將中國明確劃為「他者」,本地思潮應運而興,繼而有城邦論、獨立派、建國派,無不強調中港區隔或對立。「他者」已成,「民族」當立,對於野蠻「強國」的人道災難,如同遠在敍利亞一場恐襲,同情心自然亦必然有限,所以會問:「鄰國慘劇與我何干?」
當然近年六四維園晚會出席人數平均穩定,甚至愈來愈多年輕一代參與,但同時與會人數亦見下跌,當中似乎反對支聯會的集會形式與訴求者居多。由本土角度反思六四,與中國政治議程脫勾,「遍地開花」,甚或以人道主義立場悼念,僅僅作為個人記憶,秉持傳承真相的道德,亦無不可,只望不要為意識形態鬥爭押上同情心。就算大陸人自己不上心,不等於他方不可以發聲--死者只能夠由真相代表。
假如你曾為「選擇性同情」各地恐襲而隱然不安,或者應該記得,發生在 27 年前的也是一場恐怖襲擊,遇難者不論是西方人或東方人、身處巴黎或敍利亞、白人或黃種人,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