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香港的彈丸之地,星羅棋佈的高樓大廈、一個單位無限劏的的劏房迷你倉、川流不息的水貨客自由行,這些香港人日常,往往被外人蔚為奇觀。然而又正是這些奇觀,最能反映一個時代的城市建設和人文風尚。以下看看四個不同時地的城市奇觀,回顧過去的城市故事:
1. 市中心的機場
1925 年啟用的香港舊啟德機場,曾被戲稱「降落前一刻才看到跑道」的飛機場,到 1998 年才交棒給今天的赤鱲角機場。由於機場位於城市中心,被高樓包圍,加上跑道非常短,飛機升降都極度考驗機師的飛行技術,也反映當時城市規劃的草率。新機場接棒後,飛機低空從稠密的樓房間穿行而過、在跑道升降時不慎「飛落海」,這些舊機場時代險象環生的場面在新機場自然都不復見了。
2. 嬰兒籠熱潮
「嬰兒籠」(baby cage)即懸掛在窗外的鐵絲籠,從外觀看猶如今天住宅外牆上必備的冷氣機位,家長會在籠底鋪上被墊,然後把嬰兒安置於這個僭建陽台上,他們相信適當的接觸陽光與涼風能增強孩子抵抗力。這個熱潮出現自 1930 年代的倫敦,倫敦的「媽媽會」向會員派發嬰兒籠,鼓勵家中無花園無陽台的媽媽每天給孩子放風。當時被奉為育兒聖典的 The Care and Feeding of Children 也非常推崇這項發明,指嬰兒可以常常呼吸新鮮空氣,行氣活血,消滯開胃,只要穿夠衣服也不怕著涼。書中更有詳細使用指南:「嬰兒滿月後便可這樣「晾曬」於窗外,初時可以每天只晾 15 分鐘,孩子習慣後時間可以逐次遞增,最久可以每天晾 4 至 5 小時,四季皆宜。」如今嬰兒籠成為天荒夜談,但在各種權威人士加持下,這個熱潮延續了數十年。被如此撫養成人的兒科醫生 Benjamin Spock 也出書支持這種育兒傳統:「適時改變孩子所處環境溫度,可以提高孩子對冷熱轉變的適應能力。」
- British Pathé 新聞社攝於 1953 年的嬰兒籠記錄片。
3. 海灘上的泳衣警察
比堅尼泳衣面世 70 年,如今已發展得各適其適,但從前的泳衣文化就保守得多。1918 年至 1925 年期間,在華盛頓潮汐盆地一個白人專用的海灘,不時有泳衣警察巡邏,確保女士泳衣下擺不高於膝蓋 6 吋,違者便要即時更衣,單靠目測有誤差,他們會隨身攜帶軟尺即場量度女士泳衣長度。根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資料,泳衣長度限制令出於 Sherrell 陸軍上校之手,1925 年為迴避種族歧視問題關閉,現在上址已變成傑佛遜紀念堂。
4. 帝國大廈的飛船停泊塔
美國曼哈頓的帝國大廈建成於 1931 年,是當時全球最高的摩天大廈。工程其間主要投資者 Alfred E Smith 忽發其想在樓頂加建一個飛船停泊塔,企圖讓龐大的飛船能輕易在曼哈頓市中心停泊落客,飛船超越飛機成為更方便的旅遊工具幾乎是觸手可及的夢。然而礙於高處風速太高,如此異想天開的主意只成功過一千零一次,1931 年一架私人飛艇在每小時 40 英里的風速下在樓頂停泊了歷史性的 3分鐘,空前絕後,可謂是飛船與摩天大廈之間求而不得的浪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