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迪倫:為甚麼要開一間漂書館?

A+A-

很久沒有寫專欄了,重新執筆,總覺得行文不夠流暢,內容未夠飽滿。是的,所有事情都需要沉澱,一躲懶難免變得生疏,又要時間去重新適應。猶幸文字只是我的興趣,餐飲業才是生計來源的正業,而我在餐飲一塊仍是孜孜不倦,繼續努力。

最近工作上比較忙碌是籌備位於荃灣大會堂,即將開幕的新店「牧羊少年漂書館」。有一天,當我發現家中的書櫃上擺滿了鋪塵的書,余華的「活著」、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等等名家之作,在我年青時代滋養著我的成長和生命。然而看見塵埃都鋪滿了書頂,我便知道至少也有 10 年沒有再翻開它們了。像余華「兄弟」這類好書的確想間中回味,但工作時間日忙,書又太多,終不可能全部定期重閱一遍。

14589917_10157576349510125_4538038649921931811_o

想到這裡,我就意識到,這些書內裡的文化和價值其實多年來從未褪色。可是,可能我一生中也不會再捧起它了。那麼,要不現在把它們丟去廢紙回收,要不讓他們繼續放著,直至 10 年後我發現書頁都泛黃了,甚至有書蟲蛀了,然後那時候還是會丟去廢紙回收。

為甚麼一本有價值的書,到最後會面臨這種情況結局?而可笑是,像聖修伯里的「小王子」,在每一個人的家中都有一本,多年原封不動,但同時每年在書局中依然十分暢銷。紙由樹木而造,在這個世紀,環保議題已不能再漠不關心。如此,一些多年老舊巨著的再版印刷,不是十分可笑嗎?我把這個想法告訴身邊的朋友,才發現原來大家家中都有一堆擺了多年的舊書,不捨得丟掉,但擺著又肯定不會重新閱讀。於是,我便泛起了建立「漂書館」的念頭。

如果有一間咖啡館,大家把不要的藏書送過來,我們便回贈你一杯咖啡。然後這些二手書,其他客人喜歡,只需自律地把港幣五元放進錢箱內,便可以把書帶走。而那些善款,我們會定期撥作慈善用途。如此一般,豈不是一石三鳥,捐書人有咖啡喝,又可把家中不要藏書有意義地轉贈下一手有緣人;買書人可以低價買入一本著作;而慈善團體亦能因此受惠。我不知道這一個概念能否熱熾,可是在樓上書店及二手書店頻頻結業的這兩年,可能不從書中賺取任何金錢的漂書館,是另一個處理舊書的新趨向。我相信很快會有更多咖啡館嘗試加入漂書元素,屆時,可能咖啡館與漂書就會成為香港的新文化,兩者不能或缺。而像當年咖啡館與旅遊的火花一樣,就由「牧羊少年咖啡館」開始推動這個文化和態度吧。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梁迪倫,86年生,【牧羊少年咖啡.茶.酒館】創辦人。自 16 歲開始便放學到樓上咖啡店打工,工作至凌晨 3 點才回家。22 歲畢業後開始自己的咖啡店生意。26 歲創立香港首間旅遊主題咖啡酒館【牧羊少年】。咖啡、文字、旅遊,皆為他不可或缺的養分。

http://www.thealchemistcafe.com